[实用新型]制造秸秆燃气用平移轨道式节能焙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8562.6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雷午生;曾宪政;雷淦;周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环生物质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66 | 分类号: | C10J3/66;C10J3/20;C10J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陆志强;黎志红 |
地址: | 4084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秸秆 燃气 平移 轨道 节能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生物质能用设备,具体是一种提高安全系数、增大干馏釜容积、降低能耗、缩短生产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环保性的制造秸秆燃气用平移轨道式节能焙烧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能一般是指生物质气和生物质炭。制造生物质能的原料是可再生的秸秆、木头或竹等生物质。生物质气是利用生物质通过密闭缺氧,采用干溜热解法及热化学氧化法后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这种气体是一种混合燃气。一般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热解后的生物质形成生物质炭。
现有技术制造生物质能的设备一般包括焙烧炉、干镏釜、脱水装置和储存罐。
然而,现有技术的焙烧炉是直接采用砖砌成或钢板制成半封闭的气化炉,在气化炉的炉壁上设置炉门和出烟口,采用煤或废木料等燃烧物作为燃料,不断的从炉门处添加燃料。该结构的焙烧炉温度低、气化时间长,能耗大,对容积8立方米的干镏釜来说,每次烧炉的时间至少需要5.5小时才能产出生物质气;并且炉内有炉灰或燃烧物燃烧后的残渣,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焙烧炉温度低,使得烟雾中含有燃烧不充分的颗粒,以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污染大气环境,环保性低。
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采用航车将装有原材料的干馏釜吊装进入焙烧炉,由于航车动能一定,其吊装的质量也是一定的,所以干馏釜的容积一定,制约了焙烧炉的容积,也就在装卸料的过程中耽搁大量时间,延长了产气时间,并且航车吊装运输过程中安装系数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焙烧炉安全系数低、干馏釜容积小、能耗大、气化时间长、工人工作量大和环保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安全系数、增大干馏釜容积、降低能耗、缩短生产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环保性的制造秸秆燃气用平移轨道式节能焙烧炉。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造秸秆燃气用平移轨道式节能焙烧炉,包括内壳、烟道和炉门,烟道和炉门均与内壳的内腔连通;其中:
所述内壳的外壁往外方向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和耐火砌层,所述内壳与隔热层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壳的外壁和隔热层的内壁上,该内壳与隔热层和耐火砌层一体形成炉体主体;
在炉体主体顶部固定有连接座,该连接座顶部设置有与干馏釜密封扣接的环形凹槽,烟道设置在连接座的内壁上;所述炉体主体与连接座一体形成炉体;该炉体分为相互独立的半圆状固定炉体和半圆状活动炉体;
所述半圆状固定炉体的外壁顶部和外壁底部固定有支撑座,该支撑座上具有圆形凹槽或通孔,所述半圆状活动炉体的外壁顶部和外壁底部固定有转轴,该转轴位于支撑座上的圆形凹槽或通孔中,外力作用下使得半圆状活动炉体沿其上的转轴与半圆状固定炉体贴合或分离;所述半圆状活动炉体与半圆状固定炉体分离时充当供干馏釜通过的门,半圆状活动炉体与半圆状固定炉体贴合时充当炉体的一部分;
所述内壳底部固定有炉芯安装平台,在炉芯安装平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炉芯,该炉芯通过管道与燃气源接通,所述炉芯位于炉门处;安装炉芯的燃烧腔与位于炉芯安装平台下方的鼓风机通风道连通;进入炉芯的气量大小和进入鼓风机通风道的风量大小均由具有PLC控制片的操作台控制;
所述炉体外设置有活动轨道,使用时,打开半圆状活动炉体,将活动轨道伸入炉体的内腔中,干馏釜通过活动轨道推入炉体的内腔中然后通过炉体外的升降机提升挂在炉体顶部,通过干馏釜通过与连接座顶部的环形凹槽匹配的凸檐密封,然后将活动轨道移出炉体,关闭半圆状活动炉体使半圆状活动炉体与半圆状固定炉体贴合形成完整的炉体,实现对原材料的装炉。
由于上述结构,提高了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同时提高了焙烧炉内的容积;采用燃气【该燃气采用自产生物质气】作为燃烧物,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至大气的含量,烟雾中无颗粒,提高了环保性。具有隔热层,即具有保温效果,使得热损耗降低,降低了能耗,同时缩短了产气时间;整个燃烧过程由具有PLC控制片的操作台控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向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环生物质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环生物质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8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给油器
- 下一篇:一种稀土配料多用计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