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8441.1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卞红强;汪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红强;汪昕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1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肠管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口肠管扩张及固定装置,具体是一种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
背景技术
通常小儿肠造口术后3-6个月才进行瘘口闭合手术,而瘘口狭窄是肠造口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造口狭窄将影响患儿粪便排出,加重患儿的痛苦。因此每个造口患儿都需要对瘘口肠管进行定期、不定期、短期或长期的扩张,以防范造口处疤痕增生引起的造口狭窄,从而导致肠梗阻的发生。
目前扩张造口肠管的方法有很多,过去采取手指扩肛,文献均报告可有效纠正狭窄。但多次手指扩肛常给患儿带来痛苦,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力,而且对于疤痕挛缩造成造口狭窄的患儿有一定困难。近年来有报道,采用自制类似肛门镜的金属扩肛棒,在造口狭窄的治疗中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扩肛棒一般为金属实心直棒,柔韧性差,用力不当,易造成肠穿孔,而且扩肛期间起不到引流气体、液体的作用,同时扩肛棒不能随意调节大小,须反复调试,易造成肠黏膜损伤,成本增加,扩肛器温度低,给患儿带来不适的同时还易造成肠收缩。有报道采用气囊导尿管扩肛,质地柔韧,可随体温变化,组织相容性好,对肠黏膜损伤小,但是操作复杂,家长难以掌握技术要点,不利于患儿出院后的肠管扩张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柔韧性好、对皮肤刺性激低、具备引流气、液体功能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的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包括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为橡皮管,所述橡皮管外套设有喇叭口状保护套,所述橡皮管从保护套的喇叭口穿过,从喇叭口顶端穿出并与保护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喇叭口状保护套为硅胶奶嘴,硅胶奶嘴的奶头端开有十字形破口,所述橡皮管穿过所述破口。
优选地,所述橡皮管与硅胶奶嘴之间环形区域用通过不可吸收丝线缝制固定。
优选地,所述橡皮肛管位于硅胶奶嘴的奶头一侧的外端连有透明的排泄物收集袋。
较佳地,所述橡皮管朝向保护套喇叭口一侧的长度为10cm-15c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橡皮管轻轻插入患儿造口肠管内8-10cm,将保护套喇叭口底部扣于肠管上与皮肤相连,用一次性透明的排泄物收集袋套在喇叭口状保护套顶端的肛管上积存大便,放置的时间根据患儿腹胀程度以及大便排放情况而定。这样硅胶奶嘴质软不易损伤瘘口肠管,大便由肛管排出不会浸湿瘘口周围皮肤;透明的排泄物收集袋积存大便便于观察又防止污染患儿衣物和床单元;喇叭口状保护套用于固定扩张肠管,有效减少反复扩造瘘口引起的肠管水肿甚至出血的发生,又能避免因患儿腹压增高导致造口肠管粘膜外翻甚至脱出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柔韧性好的橡皮管作为肛管,因此插入时不易造成对肠黏膜的损伤,避免了使用过程中肠穿孔情况的发生,同时橡皮材质的肛管刺激性小,组织相容性好,插入造口肠管内后能迅速适应温度,避免对患儿造成不适,能随时将造口肠管内的排泄物排出。尤其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喇叭口状保护套,其喇叭口扣于造口肠管附近的皮肤上,可起到固定作用,既有效减少反复扩造瘘口引起的肠管水肿甚至出血,大大减少了患儿的恐惧,又能避免因患儿腹压增高导致造口肠管黏膜外翻甚至脱出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收集袋为透明材料,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橡皮管和喇叭口状保护套质地柔软,减少损伤,操作方便,家长容易掌握技术要点,有利于患儿出院后的家长对患儿进行肠管扩张工作,为患儿的肠瘘口闭合手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硅胶奶嘴1、橡皮管2、不可吸收丝线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包括肛管2,肛管采用橡皮管2。所述橡皮管2外套设有硅胶奶嘴1,硅胶奶嘴1的奶头端开有长度为0.5cm的十字形破口,所述橡皮管2穿过上述破口。橡皮管2与硅胶奶嘴1之间环形区域用通过不可吸收丝线3缝制固定。橡皮管2位于硅胶奶嘴1的奶头一侧的外端连有透明的排泄物收集袋。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红强;汪昕,未经卞红强;汪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8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