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MIM测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550.1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牛刚;于建姝;赵晓东;段晓博;刘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44 | 分类号: | H01L23/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m 测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M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随着MIM(Metal-insulator-metal)电容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工艺特征尺寸的持续缩小,MIM电容的可靠性和性能也越来越重要。通常,大块的Metal-insulator-metal检测结构用于检测MIM电容的可靠性和性能。
参照附图1和2,图1为现有MIM检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MIM检测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现有的检测结构包括上层金属层102、绝缘层103、下层金属层101,上层金属层102和绝缘层103之间以及绝缘层103和下层金属层101之间的粘结层(未图示)。第一检测垫连接111上层金属层,第二检测垫112连接到下层金属层101,例如可以通过通孔连接到下层金属层,图2中仅仅简要图示了MIM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并不代表实际生产中形成的结构如此。然后可以通过第一检测垫111和第二检测垫112进行各项可靠性检测。然而随着工艺的进步,沟道宽度和特征尺寸的缩小,受到边缘效应(periphery effect)的影响,较大尺寸的MIM结构由于应力会引起金属层向介质层弯曲,影响栅氧化层的性能,进而导致栅氧化层的经时绝缘击穿(TDDB,Time-Dependent Dielectric Breakdown)测试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将现有的大块的MIM结构变为阵列分布的多个MIM模块组成的MIM阵列以解决边缘效应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MIM测试结构,包括第一检测垫、第二检测垫和MIM区域,所述MIM区域包括自上而下层叠设置的上层金属层、绝缘层和下层金属层,所述MIM区域包括多个MIM模块组成的MIM阵列,所述下层金属层包括至少一组长条形金属线,每组长条形金属线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其中第一金属线的一端连接第一检测垫,第二金属线的一端连接第二检测垫,所述上层金属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矩形金属,每个所述矩形金属与一组长条形金属线部分重合,所述矩形金属与其下方的第一金属线连接,每个矩形金属与其下方的绝缘层以及金属线形成一个MIM模块。
可选的,所述长条形金属线数目选为3~5组。
可选的,每组长条形金属线上矩形金属的数目为5~10个。
可选的,每个所述MIM模块的面积小于等于35μm2。
可选的,所述MIM模块的总面积为400μm2或600μm2。
可选的,所述矩形金属中形成有多个孔槽。
可选的,每个所述矩形金属形成的孔槽数目为5~10个。
可选的,所述孔槽的宽度大于等于2μm,孔槽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2μm,孔槽与矩形金属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5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MIM测试结构由阵列分布的多个MIM模块组成,可以有效的避免应力引起的边缘效应,从而大大提高MIM结构的各项可靠性测试的准确率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MIM检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现有MIM检测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MIM测试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MIM测试结构的一个MIM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MIM测试结构的矩形金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MIM测试结构,所述MIM测试结构将现有的大块的MIM结构变为阵列分布的多个MIM模块组成的MIM阵列,此外还可以在MIM的上层金属层中设置孔槽以更好地释放应力,有效改善MIM结构的各项可靠性测试的准确率和成功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MIM测试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