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蜗旋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382.6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庆;龚国顺;张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谷德埃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4 | 分类号: | F28D7/04;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曹翠珍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旋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旋管换热器,属于热交换器的节能增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热交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大型中央空调等领域的应用。但不少场合换热器的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应用较多的为管壳式换热器,但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相对较低,成本高昂。而本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改变不少领域热交换器的使用现状,使其更紧凑、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蜗旋管式换热器,微小通径换热芯体为多根微小通径金属管并联绕制而成的换热体,其换热主体为集束式蜗旋管。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蜗旋管换热器,包括有壳体,壳体内套接有第一工质内管和第一工质外管,沿着第一工质内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有多个蜗旋状的盘管,盘管的一端与第一工质内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工质外管连通;在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工质进口和第二工质出口。
进一步,所述的盘管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的盘管的材质是紫铜、铝等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盘管的外径小于3 mm。
进一步,相邻两块盘管在盘管所处的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使用微小通径换热管,使换热管单位体积、质量的内、外表面增加;同时换热器的体积小型化、轻量化,减少换热器的成本;微小通径换热管为集束式蜗旋管,蜗旋运动具有很强的强化传热作用,其外表面工质流经其表面时,快速横向冲刷换热面,使得温度边界层不会增长,从而减低热阻,提高换热器单位面积的换热量,从而使设备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换热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3是换热器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蜗旋管的俯视图;
图5是蜗旋管与第一工质外管连接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在安装过程时,第一工质内管、第二工质内管和盘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盘管的一种改进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第二工质进口;3、第一工质外管;4、第二工质出口;5、第一工质内管;6、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该蜗旋管换热器从整体上看,包括有外部的壳体1;如图2,在壳体1的上、下两端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二工质进口2和第二工质出口4;如图3,在壳体1的中部套接有第一工质内管5,第一工质内管5的四周由上至下连通有相互并联的蜗旋状的盘管6;盘管6的平面形状如图4所示,在盘管6中部是管道的一个开口,这个开口与第一工质内管5相连通,在经过多次旋转之后,在盘管6的外侧是管道的另一个开口;这些盘管6相互地重叠地排布,如图4和图5所示,盘管6的外侧的开口与第一工质外管3相连通,第一工质外管3套接于壳体1内。
该换热器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安装,如图6所示,其中,首先要将微小通径金属管平行铺开(未卷曲的盘管6),然后其与第一工质外管3和第一工质内管5焊接好,其中各微小通径的金属管间不搭焊、漏焊,形成一个全并联完整的第一工质的流动通道。再将上述做好的管路绕成蜗旋线型;将第二工质进口2、第二工质出口4与壳体1焊接,形成一个筒体;然后将盘管6连同第一工质内管5、第一工质外管3整体装入壳体1,同时装好外套筒盖子,同时将第一工质内管5、第一工质外管3与盖子之间密封。保证所有焊接点以及密封垫不泄露。
以热泵机组冷凝器为例,在使用时,经压缩机做功产生的高温高压过热制冷剂蒸汽由第一工质内管5进入盘管6,同时冷却水由第二工质进口2进入蜗旋管换热器中。在蜗旋管换热器内,冷却水流经盘管6时,因微小通径紫铜管的外径一般小于3mm,曲率已很大,而蜗旋外形曲率较大且靠近中心其曲率愈大,使水在换热管外表面形成的速度、温度边界层均不能增长,破坏了边界层的生成,减小换热热阻,增强换热效率;同时制冷剂在盘管6内可以充分的接触到换热面,增强换热效果。使制冷剂得到充分的冷却,再经第一工质外管3流出,冷却水则经过充分换热得到较大的温升,由第二工质出口4流出。这样完成一个冷却过程。
同时,小通道换热芯体增强了单位面积(单位体积)的换热能力,在相同换热量的情况下,换热面积(体积)可以减小,从而也可以降低换热器的成本。换热效率的提高,可以是系统的换热更充分,从而可以降低系统的功耗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的蜗旋管换热器也可以进一步地改进,相邻两块盘管在盘管所处的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可以参考图7,上、中、下三层的盘管之间是相互的错开,这样就可以保证第二工质在壳体内沿着盘管流动时,从上一层的盘管流到下一层的盘管时,流动方向上会受到下一层盘管的直接的干扰,不能正向直接流过,进一步地提高了湍流,使传热效果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谷德埃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谷德埃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3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