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病浸泡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368.6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9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英;常会芬;宋万军;徐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万军;徐越强 |
主分类号: | A61H33/02 | 分类号: | A61H33/02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孙廷玉 |
地址: | 0538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病 浸泡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皮肤病浸泡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牛皮癣等顽固性皮肤病,大多为病菌感染所致。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治疗方法:其一,内服药物治疗;该方法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达到治疗目的,但在药物中大多含有激素类药物,该方法副作用大,在治疗的同时对人体造成一定损伤;其二,外用药物涂敷治疗,该方法药物作用时间短,疗效差,根治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使用方便、舒适性好、无副作用的皮肤病浸泡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盆体和液气混合罐,在所述盆体上带有盆体进口和盆体出口,在所述液气混合罐上设置有罐体进口和罐体出口,所述盆体进口与所述罐体出口通过第一导液管连通,所述盆体出口与所述罐体进口通过第二导液管连通,在所述第二导液管上设置有与臭氧发生机构连接的气液混合泵,在所述液气混合罐内设置有电解机构。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所述电解机构为电解膜;
所述电解机构为电解电极;
在所述气液混合泵与罐体进口之间的第二导液管内设置有螺旋搅轴;
在所述第二导液管上设置有过滤机构和管道加压泵;
在靠近所述液气混合罐上部外侧设置有带有臭氧稳定剂的臭氧稳定剂盒,该臭氧稳定剂盒通过稳定剂加注管与所述液气混合罐连接;在靠近所述液气混合罐上端设置有废气排放管,在所述废气排放管末端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皮肤病浸泡治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盆体和液气混合罐,在所述盆体上带有盆体进口和盆体出口,在所述液气混合罐上设置有罐体进口和罐体出口,所述盆体进口与所述罐体出口通过第一导液管连通,所述盆体出口与所述罐体进口通过第二导液管连通,在所述第二导液管上设置有与臭氧发生机构连接的气液混合泵,在所述液气混合罐内设置有电解机构,臭氧发生机构产生的臭氧通过气液混合泵与洗浴液混合,进入到液气混合罐中,液体经部分电解后,可以提高液体中臭氧的浓度,从而提高杀菌效果,患者的患处浸泡在盆体中,含有臭氧的洗浴液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对人体副作用小,使用更加方便,疗效显著;其二,由于在所述气液混合泵与罐体进口之间的第二导液管内设置有螺旋搅轴,使得臭氧与液体混合更加充分,臭氧浓度更高,杀菌效果更好;其三,由于在所述第二导液管上设置有过滤机构和管道加压泵,增加了液体的循环和防止了杂质进入气液混合泵等液体循环系统;其四,由于在靠近所述液气混合罐上部外侧设置有带有臭氧稳定剂的臭氧稳定剂盒,该臭氧稳定剂盒通过稳定剂加注管与所述液气混合罐连接;在靠近所述液气混合罐上端设置有废气排放管,在所述废气排放管末端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不但提高了液气混合罐中臭氧的稳定性和臭氧浓度,而且还能够对未溶解的臭氧及其它混合气体处理,以防对空气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皮肤病浸泡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电解机构采用电解电极的皮肤病浸泡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皮肤病浸泡治疗装置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皮肤病浸泡治疗装置,包括盆体3和液气混合罐4,在盆体3上带有盆体进口31和盆体出口32,在液气混合罐4上设置有罐体进口41和罐体出口42,盆体进口31与罐体出口42通过第一导液管1连通,盆体出口32与罐体进口41通过第二导液管2连通,在第二导液管2上设置有与臭氧发生机构5连接的气液混合泵6,在液气混合罐4内设置有电解机构7。电解机构7可以是图1所示的电解膜71,也可以是图2所示的电解电极72。臭氧发生机构5产生的臭氧通过气液混合泵7与洗浴液混合,进入到液气混合罐4中,液体经部分电解后,可以提高液体中臭氧的浓度,从而提高杀菌效果,患者的患处浸泡在盆体中,含有臭氧的洗浴液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对人体副作用小,使用更加方便,疗效显著。
在气液混合泵6与罐体进口41之间的第二导液管内设置有螺旋搅轴8,使得臭氧与液体混合更加充分,臭氧浓度更高,杀菌效果更好。
在第二导液管2上设置有过滤机构9和管道加压泵10,增加了液体的循环和防止了杂质进入气液混合泵等液体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万军;徐越强,未经宋万军;徐越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