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冶炼顶吹炉喷枪冷却枪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6846.1 | 申请日: | 2014-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彭锡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锡峰 |
主分类号: | C22B5/12 | 分类号: | C22B5/12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000 云南省红河哈尼***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冶炼 顶吹 喷枪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冶金炉配件,具体是一种金属冶炼顶吹炉喷枪冷却枪头。
背景技术
顶吹炉是现有冶金炉中较为普遍的设备,其炉膛内所需的富氧、燃料和部分还原剂是通过从顶部伸入的火焰喷枪提供的,喷枪部分地伸入熔化的炉料中,在供气供料的同时搅动炉料,使之充分地反应。由于这种炉子的反应速度较快,生产效率高。
然而,这种炉子存在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喷枪的富氧管消耗很大,更换频繁。这个问题得从其结构说起,顶吹炉的喷枪由同轴心线的外层的套筒、中层的富氧管和里层的煤风管三个基本要件组成,其中煤风管与产生粉煤与空气混合流的外部设备连接。富氧管的上部有富氧入口,富氧通过压风机以切线方式泵入,在富氧管内形成旋风自上而下运动,到达煤风管口时与煤粉相混合,共同进入熔池并燃烧,形成的火焰喷入炉膛。为了让富氧有效形成旋风,在煤风管外壁设有螺旋板,让富氧风沿着这些螺旋板流动。套筒的上部有冷风入口,外部的冷空气通过风机从冷风入口泵入,一般还是以切线方向泵入套筒,好让风流绕着富氧管自上而下流动,从而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
煤风管的出口离富氧管口有一定距离,目的就是让煤风与富氧在此相混合。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富氧管管壁直接被烈焰炽烧,融蚀。大多数顶吹炉的喷枪多用不锈钢管做成,成本很高,使用这种炉子的冶炼厂一般配备有多个喷枪轮流使用,一个喷枪的富氧管端部(即枪头)被融蚀得差不多时就用新的喷枪换上,换下喷枪富氧管便重新换焊一截同材质的不锈钢管待用。这样几支喷枪轮换上阵,炉子虽然得以连续运转,但却消耗掉了大量的不锈钢管材和工时费,更使得冶炼参数恶化,产量明显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一种金属冶炼顶吹炉喷枪冷却枪头,该枪头能够避免烈焰直接从内部炽烧富氧管壁,焰罩筒与富氧管之间形成一夹层,中间有压缩富氧风通过,降低管壁温度,延缓融蚀速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富氧管材料消耗,节约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金属冶炼顶吹炉喷枪冷却枪头,它有同心的煤风管和富氧管,煤风管在富氧管内,其特征在于富氧管端口处有一个焰罩筒,煤风管伸入焰罩筒上口,焰罩筒下口与富氧管管口平齐且留有间隙,煤风管与焰罩筒间留有间隙,焰罩筒固定在富氧管内。
焰罩筒为锥筒、圆筒、方筒或者多边形筒。
焰罩筒的材料为不锈钢、普通钢材或者耐高温陶瓷、铸铁,以及石墨。
焰罩筒可以是单层筒,也可以是多层筒。即大筒套小筒的形式。
多层筒时,各层间有间隙并有固定条固定。
富氧管管口内壁与焰罩筒间的环隙宽度为3-10mm。
焰罩筒通过固定条固定在富氧管内或煤风管外,如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质是对现有顶吹炉喷枪的改进。使用时,煤风与富氧风在焰罩筒内混合并燃烧,混合气体和粉煤喷入炉膛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对富氧管的侧烧,极大地降低了富氧管所承受的高温。据实际测量,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喷枪相比,燃烧段处富氧管的温度从原来的1200℃降低到了合理范围以内,使用寿命延长了6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顶吹炉喷枪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正剖面图)。
图3是A-A剖面图。
图4是双层焰罩筒枪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锥形焰罩筒立体图(局部剖视)。
图1-5中,各零部件的标号如下:
1-炉膛;2-螺旋板;3-套筒;4-富氧管;5-煤风管;6-煤风入口;7-富氧入口;8-冷风入口;9-固定条;10-焰罩筒;11-内层焰罩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发明人所在地某企业顶吹炉的改进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技术效果。
改进前的喷枪如图1所示。该喷枪的套筒3、富氧管4和煤风管5为同轴心线的不锈钢管,煤风管有煤风入口6与外部设备相通。煤风管上有螺旋板2维持其与富氧管的同心度并使富氧形成旋风。富氧管的上部有富氧入口7,富氧经此以切线方向泵入富氧管。套筒上部也有冷风入口与风机等连接,以便将外部的冷空气泵入套筒对富氧管进行冷却。图1所示的喷枪为现有公知技术,其结构不详述。可参阅有关资料。
如上所述,原来的喷枪由于融蚀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富氧管燃烧段处的温度高达1100-1200℃,外直径325mm壁厚10mm的不锈钢富氧管平均每周消耗5000-6000mm,每次加焊管头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电力和焊材,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锡峰,未经彭锡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6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合原汁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前草清热解毒汤料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