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铁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6582.X | 申请日: | 2014-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5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川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2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铁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磁铁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上,其主要功能是承接链两个系统之间的电能和信号传输。连接器根据对象、频率、功率以及应用环境的不同,有着多种形式,其中磁铁式连接便是其中的一种。
以前的磁铁式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数个设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和磁性体,该绝缘本体的前表面形成有一对接面,对接面向后并排设有贯穿绝缘本体的数个端子槽,绝缘本体的对接面上间隔每一个端子槽设有一围设于端子槽周围的U形的容置槽,所述磁性体对应于绝缘本体的容置草呈U型块状,磁性体荣置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该种结构设计的磁铁式连接器,结构较为复杂,尺寸大,组装不便,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用户对磁铁式连接器简单合理以及小型化的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尺寸小、组装使用方便、对接快速的磁铁式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铁式连接器,包括主动组件以及与主动组件同轴的从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环形磁铁、铜壳、第一塑胶体和公pin针,所述铜壳穿置于所述环形磁铁内,该铜壳的左端外周缘设有第一环形延伸部,该环形延伸部紧贴于环形磁铁的一端面,所述铜壳的右端设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塑胶体穿置于所述铜壳内,该第一塑胶体的右端外周缘设有第二环形延伸部,且该第二环形延伸部与第一塑胶体知之间设有通孔以供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穿过,所述公pin针穿置于所述第一塑胶体内;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的铁质体、第二塑胶体和母pin针,所述第二塑胶体穿置于所述铁质体内,所述母pin针穿置于所述第二塑胶体内;所述母pin针靠近公pin针的一端设有供公pin针插入的盲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通过环形磁铁与铁质体吸附,使得公pin针与母pin针对接导通,铁质体与铜壳质检形成回路。本实用新型由于只有一个中心连接,回路为外部连接,尺寸小、组装使用方便、对接快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0)环形磁铁,(20)铜壳,(30)第一塑胶体,(40)公pin针,(50)铁质体,(60)第二塑胶体,(70)母pin针,(21)第一环形延伸部,(22)第一支脚,(23)第二支脚,(31)第二环形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看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磁铁式连接器,包括主动组件以及与主动组件同轴的从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环形磁铁10、铜壳20、第一塑胶体30和公pin针40,所述铜壳20穿置于所述环形磁铁10内,该铜壳20的左端外周缘设有第一环形延伸部21,该环形延伸部21紧贴于环形磁铁10的一端面,所述铜壳20的右端设有第一支脚22和第二支脚23,所述第一塑胶体30穿置于所述铜壳20内,该第一塑胶体30的右端外周缘设有第二环形延伸部31,且该第二环形延伸部31与第一塑胶体30知之间设有通孔以供第一支脚22和第二支脚23穿过,所述公pin针40穿置于所述第一塑胶体30内;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的铁质体50、第二塑胶体60和母pin针70,所述第二塑胶体60穿置于所述铁质体50内,所述母pin针70穿置于所述第二塑胶体60内;所述母pin针70靠近公pin针40的一端设有供公pin针40插入的盲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环形磁铁10吸引铁质体50向环形磁铁10靠近,直至铁质体50与铜壳20的第一环形延伸部21紧贴,公pin针40插入母pin 针70的盲孔内,进而公pin 针40与母pin针70形成正极,铁质体50与铜壳20之间形成负极实现电或信号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尺寸小、组装使用方便、对接快速等特点,可作为一种快速连接的方式加以广泛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都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在此,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就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川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川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6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手机及其带卡托的双SIM卡座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缆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