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顶升缆索吊塔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46366.5 | 申请日: | 2014-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6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李维生;肖开军;郭恒;欧阳博;张铠;阳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21/00 | 分类号: | B66C21/00;B66C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张超 |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缆索 吊塔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顶升缆索吊塔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等基础建设的突飞猛进,桥梁施工的方法也很多,在一些跨越山谷、山沟、河流及跨线施工中经常采用缆索吊施工。在国内,大型缆索吊一般采用万能杆件,其特点是灵活可组建各种模式的塔架;缺点杆件过多,拼装花费大量人工及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顶升缆索吊塔柱,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缆索吊组装杆件过多,拼装花费大量人工及时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顶升缆索吊塔柱,包括吊塔基础及其上垂直固定的塔身,吊塔基础通过标准节支脚与塔身连接;该塔身具有复数个标准节由下往上垂直组装;所述标准节包括至少四个标准节片呈矩形垂直于水平面排布;各相邻的标准节片通过两组左右对称的并且位于相邻标准节片上上下装配的三角片连接;所述左右对称的三角片通过销子连接;所述相邻的标准节片之间分别固定有穿过上下装配的三角片中心线的横杆;所述相邻的标准节片之间上端分别固定连杆。
所述自顶升缆索吊塔柱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吊塔基础及其上垂直固定的塔身,两组塔身之间通过多个间距设置的塔柱平联固定连接;塔柱平联左右两端通过缆风与地锚固定。
所述塔身上端依次垂直向上安装过渡节、索鞍支架、索鞍、提升门架。
所述两组塔身上端分别依次垂直向上安装过渡节、索鞍支架、索鞍、提升门架;所述两个索鞍支架之间通过过渡节平联连接。
所述塔身制有由下至上的环形直梯。
本实用新型的塔身采用标准节段,每节段由散拼件组成标准节段,尺寸为4m×4m×5.7m,单节重量约7.8t、加强版标准节重量为8.5t。塔身由索鞍、索鞍底座、过渡节、顶升框架、塔身标准节、平联和基础组成。在拼装塔身时利用液压系统顶升过渡节,然后提升标准节安装到顶升框架内组成塔身,各标准节段利用销接方式;低塔身采用吊车安装,高塔身采用塔顶提升门架系统吊装;这套系统对独塔独柱、单塔双柱或单塔多柱均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标准节在后场由标准片和三角片组成,在承台顶部预埋固定支脚与标准节销接,安装标准节、过渡节、顶升套架系统、索鞍及底座塔顶提升门架装置;标准节由后场运至拼装塔柱现场,通过塔顶提升门架提升标准节到拼装高度,顶升套架系统将标准节平移至顶升套架内安装,一定高度安装平联及缆风保持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经济、安全的塔身结构,塔柱采用装配式安装,相对于采用万能杆件拼装的塔柱更加便利,节约时间,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缆索吊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缆索吊立柱的侧视图;
图3为一个整标准节的立体图;
图4为两组塔身上端顶升套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塔身内置的环形直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升门架;2、索鞍;3、索鞍支架;4、过渡节平联;5、过渡节;6、十字梁;7、顶升套架;8、顶升油泵;9、标准节;10、塔柱平联;11、标准节支脚;12、吊塔基础;13、缆风;14、塔身;15、地锚;16、环形直梯;91、标准节片;92、销子;93、三角片;94、横杆;9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结合图1、2、3描述。
一种自顶升缆索吊塔柱,包括吊塔基础12及其上垂直固定的塔身14,吊塔基础12通过标准节支脚11与塔身14连接;该塔身14具有复数个标准节9由下往上垂直组装;所述标准节9包括至少四个标准节片91呈矩形垂直于水平面排布;各相邻的标准节片91通过两组左右对称的并且位于相邻标准节片91上上下装配的三角片93连接;所述左右对称的三角片93通过销子92连接;所述相邻的标准节片91之间分别固定有穿过上下装配的三角片93中心线的横杆94;所述相邻的标准节片91之间上端分别固定连杆95。
实施例2,参照附图1、2、3、4、5描述。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自顶升缆索吊塔柱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吊塔基础12及其上垂直固定的塔身14,两组塔身14之间通过多个间距设置的塔柱平联10固定连接;塔柱平联10左右两端通过缆风13与地锚15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6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用底座调平旋转式吊机
- 下一篇:一种冶金起重机防爆司机室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