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内置的WIFI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5633.7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易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2;H01Q1/42;H01Q21/00;H01Q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wifi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是一种可内置的WIFI天线。
背景技术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 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尺寸大,价格贵。终端电子产品越做越小巧,原有外置天线无法将产品小型化,并且不美观。目前内置WIFI天线结构为FPC与PCB结构,价格高,功率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信号强的一种可内置的WIFI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可内置的WIFI天线,包括同轴线结构的天线本体及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本体由第一天线、绝缘介质层、第二天线及保护套组成,馈线包括第一天线馈线和第二天线馈线,第一天线由同轴线线中的内导体构成,包裹在绝缘介质层中,并置于第二天线前端,其第一天线并通过第一天线馈线将天线信号导入到主板上,所述的第二天线由金属管状结构构成,其位于第一天线后端部,所述的第二天线内设有作为第二天线馈线传输信号的外导体,该外导体置于第二天线的端口处,且与第二天线焊接,所述的外导体内腔中包裹有第一天线馈线,第一天线馈线与外导体之间设有隔开第一天线与外导体的绝缘层,所述的外导体外围包裹有绝缘介质层,所述的保护套为热缩管保护套,该热缩管保护套附在第二天线外表面及同轴线内导体的绝缘介质层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天线为铜管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为铝塑复合带纵包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为编制网与铝塑复合带纵包组合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内导体为铜镀银内导体。
优选地,绝缘介质层为采用FEP材料制作的绝缘介质层。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可内置的WIFI天线,其采用同轴结构,有利于信号的传输,使用了第二天线可增强了接收WIFI或无线信号,同时可以防止外界对第一天线的干扰,稳定第一天线信号,采用的热缩管保护套可以防止天线弯曲被折断也起到防潮、防水及防止导电的作用,此天线可以在增加信号的同时做的比较细小使天线可放置任何位置或设备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铜制屏蔽套端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设置了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天线本体1、馈线2、绝缘介质层3,7、第一天线4、第二天线5、外导体8、保护套10、第一天线馈线21、第二天线馈线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内置的WIFI天线,包括同轴线结构的天线本体1及馈线2,所述的天线本体1由第一天线4、绝缘介质层3、第二天线5、绝缘介质层7及保护套10组成,馈线2包括第一天线馈线21和第二天线馈线22,还可以在第一天线馈线21外包裹有绝缘介质层3和在第二天线馈线22外包裹有绝缘介质层7,第一天线4由同轴线线中的内导体构成,包裹在绝缘介质层3中,置于第二天线前端,通过第一天线馈线将天线信号导入到主板上,所述的第二天线5由金属管状结构构成,其位于第一天线后端部,所述的第二天线5内设有作为第二天线馈线传输信号的外导体8,该外导体8置于第二天线的端口处,且与第二天线5焊接,所述的第一天线馈线处于第二天线5及外导体8之中。所述的外导体8外围包裹有绝缘介质层7,所述的保护套10为热缩管保护套,该热缩管保护套附在第二天线5的外表面及同轴线内导体的绝缘介质层3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内导体为铜镀银内导体。
上述的第一天线4,其铜是第一天线4的主要材料,可以是以下形式:退火铜线、退火铜管、铜包铝线。通常,小电缆内导体是铜线或铜包铝线,而大电缆用铜管,以减少电缆重量和成本,对大电缆外导体进行轧纹,这样可获得足够好的弯曲性能。
绝缘介质层为采用FEP材料制作的绝缘介质层,其具有可以防止天线弯曲被折断也起到防潮、防水及防止导电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易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易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5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