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酸丙烯酯提纯沼气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45227.0 | 申请日: | 201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薛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星伟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丙烯 提纯 沼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酸丙烯酯提纯沼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是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厌氧消化作用下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CH4和CO2,其中CH4的含量(体积分数,下同)为40%-70%,CO2含量为15%-60%。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组分,如H2O、H2、O2、N2、NH3、H2S等。沼气可作为燃料使用,但CO2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沼气的能量密度,增加了运输、存储及应用的成本。为扩大沼气的应用范围,须脱除沼气中的CO2。脱碳后的沼气经进一步处理可并入天然气管网,用于沼气燃料电池发电、热电联产或用作汽车燃料、生产罐装燃气等,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沼气脱碳方法主要分为溶剂吸收、固体吸附、膜分离和深冷分离等,以上方法均只能一次利用,无法循环使用,成本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酸丙烯酯提纯沼气的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降低沼气中CO2浓度,还能再生吸收剂碳酸丙烯酯使其循环使用,同时减少二次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酸丙烯酯提纯沼气的装置,包括沼气压缩机、缓冲罐、脱硫塔、吸收塔、解吸塔、贫液储罐、富液罐和CO2储罐,所述沼气压缩机与所述缓冲罐相连,所述缓冲罐和脱硫塔下部相连,所述脱硫塔和所述吸收塔相连,所述吸收塔底部和所述富液罐相连,所述富液罐和所述解吸塔相连,所述解吸塔底部和所述贫液储罐相连,所述解吸塔顶部与CO2储罐相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沼气自吸收塔底进入,碳酸丙烯酯自塔顶进入,气液两相在吸收塔内逆向接触完成CO2吸收;富液自吸收塔底流出,经缓冲罐从解吸塔顶进入,空气自解吸塔底进入,气液两相逆向接触完成解吸;贫液回到溶剂储罐再通过提升泵打入吸收塔循环使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收塔顶部连有净化气管道,并通过该净化气管道连接有一个净化气储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收塔和解吸塔内均散装堆填有不锈钢θ网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贫液储罐和吸收塔上部之间连接有一个提升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碳酸丙烯酯法具有对CO2溶解度高,对碳钢不腐蚀,吸收操作能耗低,溶解热小,再生过程不消耗热能等优点。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气提纯,本装置可以更好的适用于碳酸丙烯酯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沼气中CO2浓度,还能再生吸收剂碳酸丙烯酯使其循环使用,同时减少二次污染,本装置结构较为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碳酸丙烯酯提纯沼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碳酸丙烯酯提纯沼气的装置,包括沼气压缩机1、缓冲罐2、脱硫塔3、吸收塔4、解吸塔5、贫液储罐6、富液罐8和CO2储罐9,所述沼气压缩机1与所述缓冲罐2相连,所述缓冲罐2和脱硫塔3下部相连,所述脱硫塔3和所述吸收塔4相连,所述吸收塔4底部和所述富液罐8相连,所述富液罐8和所述解吸塔5相连,所述解吸塔5底部和所述贫液储罐6相连,所述解吸塔5顶部与CO2储罐9相连。
其中,所述吸收塔4顶部连有净化气管道,并通过该净化气管道连接有一个净化气储罐10。
所述吸收塔4和解吸塔5内均散装堆填有不锈钢θ网环。
所述贫液储罐6和吸收塔4上部之间连接有一个提升泵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采用加压低温吸收、常压空气气提解吸的方式进行碳酸丙烯酯脱除沼气中的CO2。首先,通过沼气压缩机1压缩后的沼气进入缓冲罐2,再进入脱硫塔3(吸附剂高效氧化铁)脱硫后自吸收塔4底进入,碳酸丙烯酯自吸收塔4塔顶进入,气液两相在吸收塔4内逆向接触完成CO2吸收;富液(吸收了二氧化碳的碳酸丙烯酯溶液)自吸收塔4底流出,经缓冲罐2从解吸塔5顶进入,空气自解吸塔5底进入,气液两相逆向接触完成解吸;贫液回到贫液储罐6再通过提升泵7打入吸收塔4循环使用。净化气从吸收塔4顶流出后,一部分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在线分析,其他的进入净化气储罐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星伟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兴星伟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5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