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光纤陀螺敏感光纤环绕制过程的控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5015.2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霍雷;谢良平;崔志超;杨东锟;李彬;王媛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捷锐(北京)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11/10;G01C19/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马东伟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光纤 陀螺 敏感 环绕 过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陀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光纤陀螺敏感光纤环绕制过程的控胶装置。
背景技术
敏感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的核心元件,光纤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直接影响光纤陀螺的性能,因此在光纤陀螺研制过程中,光纤环的制作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光纤环绕制是指把一根完整的光纤从中点开始盘绕,通过胶粘剂把盘绕的光纤固定在工装骨架上,从而保证光纤排列的整齐和对称,而涂敷到光纤上的胶粘剂用量和均匀性会决定光纤环的性能,这使得在光纤环绕制过程中控胶技术成为了光纤环性能的影响因素。
现有技术中,光纤环控胶的方法是,利用一支刷子将光纤环表面涂抹均匀,并将多余胶量刷去,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人为利用刷子去除多余胶液时,由于用力不当会造成挤压光纤,造成不平整;2、刷子去胶时干扰了机器的排纤,造成排列不对称;3、只能将绕制层表面胶液涂匀,不能将绕制层下的多余胶液去除,造成胶液堆积;4、工作时可能存在掉毛风险,使光纤环内残留杂物;5、需要不断刮去刷子上多余胶量,容易造成交叉污染;6、利用率低,严重浪费胶液。
总之,现有光纤环控胶技术的总体缺点是控胶的同时给光纤环带来了降低性能的风险并且利用率过低,所述的利用率过低是指生产一只陀螺需要的胶液远大于实际利用的胶液。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针对光纤陀螺敏感光纤环绕制过程的控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光纤环控胶技术存在的利用率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光纤陀螺敏感光纤环绕制过程的控胶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倒胶槽2和控胶槽3,所述倒胶槽2和和控胶槽3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座上1,其中,
所述倒胶槽2内设置有胶液池21和过纤池22;
所述控胶槽3是由凹凸两部分组成,在凹陷和凸起处均刻有相同形状且对称的过纤槽31和32,所述过纤槽31和32对接组成闭合的过纤通道;
所述倒胶槽2的过纤池和所述控胶槽3的过纤通道在同一水平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座1上部设置有多个销钉孔11,通过销钉将倒胶槽2和和控胶槽3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座1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座1下部设置有一个定位孔12,通过所述定位孔12与绕环设备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过纤槽31和32为V字型,所述过纤通道为正方形。
所述正方形边长为160um~170um,或者,245um~255um。
所述正方形边长的最佳值为165um或者250um。
进一步地,所述过纤槽31和32为半圆形型,所述过纤通道为圆形。
所述圆形的直径为160um~170um,或者,245um~255um。
所述圆形的直径的最佳值为165um或者250um。
进一步地,所述胶液池下部设置有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利用控胶装置中控胶槽的结构特点,达到了控制光纤带胶量并且均匀涂敷的目的,降低了光纤环由胶量不均匀造成的存在应力,提高了光纤环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底座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倒胶槽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胶槽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控胶槽3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正方形过胶通道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针对光纤陀螺敏感光纤环绕制过程的控胶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倒胶槽2和控胶槽3,所述倒胶槽2和和控胶槽3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座上1。
如图1所示,图1为固定底座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固定底座1上部设置有多个销钉孔11,通过销钉将倒胶槽2和和控胶槽3固定于固定基座1上,使得两胶槽过纤一致;下部设置有一个定位孔12,通过定位孔12与绕环设备固定,使得光纤在走纤过称中不附加张力的通过两只胶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捷锐(北京)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航捷锐(北京)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5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环面变速器的滚珠和坡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10kv-110kv应急抢修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