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粉均分装置、煤粉输送管道及均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3963.2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3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兴;张超群;徐楠楠;刘鹏飞;赖金平;王西伦;张文振;李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2 | 分类号: | F23K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分 装置 输送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燃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粉均分装置、煤粉输送管道及均分器。
背景技术
煤粉输送管道(也可称为输粉管道、煤粉管道)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行业的生产中,主要以气力输送方式对各种粉状固体颗粒进行长时间、大距离的运送。由于管道布置很容易受到周围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需要在管道转弯及上升、下降的地方加装弯头,从而造成粉状颗粒在管道内的分布很不均匀,在需要对管道进行分叉处理时,很难保证分叉后各个支管道间的粉状颗粒的分配均匀性。
在电厂煤粉锅炉中,制粉系统主要用于将磨煤机磨制的合格煤粉均匀地输送到各个燃烧器喷口内,使其由喷口均匀的喷入炉膛内,这就要求制粉系统的各个一次风煤粉输送管道间具有良好的煤粉和风量分配均匀性。随着锅炉机组容量的增大,制粉系统煤粉气流的分配不均匀性直接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制粉系统煤粉气流的分配是否均匀是决定锅炉燃烧工况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配置各只燃烧器的一次风速和煤粉浓度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低NOx燃烧技术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从磨煤机出来的风粉混合物经过煤粉管道的多个弯头及管道提升过程,煤粉管道内的煤粉分布很不均匀,呈现出煤粉集中在煤粉管道一侧的现象,造成煤粉管道内局部煤粉浓度过高。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直接将主输粉管道11通过分叉管12与支输粉管道13相连。这种简单采用分叉管12的分配方式,使得高浓度区域的煤粉进入某一支输粉管道13,低浓度区域的煤粉进入另一支输粉管道13,造成煤粉分配不均匀。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便捷的方法或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煤粉均分装置、煤粉输送管道及均分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便利的解决输粉管道分叉时风量和粉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将在后文详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粉均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均分器和第二连接管;
其中,所述均分器存在至少一个进流口和至少两个出流口,所述均分器能将经过所述均分器的含粉气流中粉状颗粒的浓度混合均匀后由所述含粉气流从所述出流口流出;
所述进流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各所述出流口与不同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通。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流口连通的一端的内轮廓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内轮廓形状为圆形。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流口连通的一端的导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导通面积。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出流口连通的一端的内轮廓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内轮廓形状为圆形。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出流口连通的一端的导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导通面积。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均分器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均分结构,所述箱体存在至少一个所述进流口以及至少两个所述出流口,其中:
所述均分结构设置在所述进流口与所述出流口之间的含粉气流通道内;所述均分结构能将经过所述含粉气流通道的含粉气流中粉状颗粒的浓度混合均匀后由所述含粉气流从所述出流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煤粉输送管道,包括主输粉管道、至少两个支输粉管道,所述煤粉输送管道还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煤粉均分装置;
其中,所述煤粉均分装置的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输粉管道连通,所述煤粉均分装置的各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支输粉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均分器,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均分结构,所述箱体存在至少一个进流口以及至少两个出流口,其中:
所述均分结构设置在所述进流口与所述出流口之间的含粉气流通道内;所述均分结构能将经过所述含粉气流通道的含粉气流中粉状颗粒的浓度混合均匀后由所述含粉气流从所述出流口流出。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均分结构为格栅板;
所述格栅板包括隔板和导流板,所述隔板至少为三个,所述导流板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隔板平行设置,相邻的两块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每条所述导流通道的靠近所述箱体的内壁的一端都设置有所述导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3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净化器用的无臭氧电离组件
- 下一篇:一种纺织纤维聚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