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机拆模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3613.6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7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甘显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08 | 分类号: | B66F3/08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大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机拆模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机拆模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压机模具在拆卸时用于起存放限位作用的螺纹千斤顶。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主机厂对模具的要求愈发“苛刻”,以降低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在模具使用过程中,模具的上、下模会反复的打开、合拢,特别是在压机拆模具时,由于压机吨位大,即使将压力调节为零,依然有高达200T的压力,拆模时如使用一般的刚性存放常将限位安装面压凹陷;如模具被拆下压机后用行车将模具揭开后便于整改维修,如不将模具垫高,那么在使用行车揭开模具上模时非常困难,费时费力,而且大量的导柱、导板因行车揭模而损坏,影响模具导向精度,同时,损坏的导柱、导板则需更换,维修成本势必大大增加;另外,现有的刚性存放高度不可调节,制约力使用范围,而普通的螺纹千斤顶中,螺杆与螺母部分没有约束,可以拆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调节需要,会出现螺杆与螺母的螺纹咬合量极少的而使螺纹被压坏,进而导致千斤顶失效,出现模具滑落的重要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简易的压机拆模辅助装置,彻底杜绝了在拆模时导柱、导板受损坏的可能,使用快速安全方便,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模具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机拆模辅助装置,其包括可与压机的上模具、下模具分别相贴合的内螺纹柱、螺杆,该螺杆与所述内螺纹柱的内螺纹相啮合,在所述内螺纹柱的内螺纹孔上具有内台阶,所述螺杆端部通过止退块限位于所述内台阶上。
进一步的,所述止退块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于所述螺杆的端部上,且在该内六角螺钉与所述止退块之间设弹簧垫圈。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螺纹柱、螺杆上分别对应设有螺柱调节部、螺杆调节部;更进一步的,所述螺柱调节部、螺杆调节部分别为对应设于所述内螺纹柱、螺杆外周上的阶梯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内螺纹柱与螺杆之间形成一简易螺纹千斤顶,通过止退块的限制,使得内螺纹柱与螺杆之间不能相互拆开,也即是解决了该内螺纹柱与螺杆之间的咬合过少而导致失效的情况,进而彻底杜绝了在拆模时导柱、导板受损坏的可能,使用快速安全方便,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模具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螺杆的旋转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3所述的压机拆模辅助装置,其包括可与压机的上模具、下模具分别相贴合的内螺纹柱1、螺杆2,该螺杆2与所述内螺纹柱1的内螺纹相啮合,在所述内螺纹柱1的内螺纹孔上具有内台阶,所述螺杆2端部通过止退块3限位于所述内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主要为了解决模具在压机上拆卸时对上模具的存放限位垫高问题,通过内螺纹柱1与螺杆2之间形成一简易螺纹千斤顶,为了避免因内螺纹柱1与螺杆2调节脱节或脱开而导致螺杆2与内螺纹柱1的螺纹咬合量极少使螺纹被压坏进而导致简易千斤顶失效出现模具滑落的重要安全事故,将内螺纹柱1的内螺纹孔设计成内台阶,由螺杆2端部的止退块3将整个螺杆2定位于内台阶上。这样,因止退块3与内台阶之间的关系,使得螺杆2不会由内螺纹柱1中分拆开。为了保证螺纹啮合所承受的压力强度能支撑上模具的重量压力,将与螺杆2相啮合的内螺纹柱1上的啮合螺纹段占整个内螺纹柱1的长度的1/3~1/2。
对于止退块3的设置,所述止退块3通过内六角螺钉5固定于所述螺杆2的端部上,且在该内六角螺钉5与所述止退块3之间设弹簧垫圈4。当然,该止退块3也可以通过其它的可拆卸机械方式进行连接,比如内六角螺栓、沉头螺钉等。
为了方便对螺杆2的升降调节,在所述内螺纹柱1、螺杆2上分别对应设有螺柱调节部11、螺杆调节部21;更具体地,所述螺柱调节部11、螺杆调节部21分别为对应设于所述内螺纹柱1、螺杆2外周上的阶梯平台,以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扳手等辅助工具进行调节高度,方便实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3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加工方法及其使用于该玻璃加工方法的研磨轮
- 下一篇:滚焊机机头水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