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2976.8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王乐元;张荠丰;葛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2D5/7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预应力 锚索束 转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锚索束转向器生产商会生产不同型号的转向器,由于转向器的结构简单,并且为固定结构,施工过程中弯曲角度不能变换,因此无法调整受力状态,所产生的预应力效果差。只能根据施工现场锚索走向来选择不同弯曲程度的转向器,给施工带来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其组成包括:高分子密封管,所述的高分子密封管两端分别扣装约束盖,所述的高分子密封管内安装转向器,所述的转向器包括两个凹槽垫夹,以及所述的凹槽垫夹之间铰接的约束管;其中,所述的凹槽垫夹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以及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垂直连接的立板,所述的立板中心通过转轴安装螺母。
所述的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所述的约束管内还具有一组穿筋通道,所述的约束管的上表面、下表面都为平面,所述的约束管铰接于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
所述的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所述的约束盖上具有套孔和注液孔,所述的套孔的直径与所述的螺母的圆周向的外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现有预应力锚索转向器进行改进,主要包括穿引钢筋束的约束管和其两端铰接的凹槽垫夹,将约束管和凹槽垫夹安装于高分子密封管内部后,利用两端封盖的约束盖起到有效的封装高分子密封管和固定凹槽垫夹的作用。
由于凹槽垫夹的垂直立板外表面设置了能够转动的螺母,这样在与钢筋束连接时不用旋转整个转向器,只需要旋转螺母就能够实现旋接过程,节省施工所需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由于凹槽垫夹的上夹板、下夹板之间铰接这约束管的上、下两个平面,约束管以凹槽垫夹的铰接点为点的旋转角度最大能够达到120°-130°之间,扩大了本转向器在桥梁、护坡等建筑物的灌浆施工的应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在约束盖上设置了注液孔,用于向高分子密封管内添加密封液,并在由于两端的约束盖上都设置了注液孔,这有利于保证添加密封液时的气压平衡,保证密封液充满整个高分子密封管,提高内部钢筋束的密封效果,延长钢筋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为高分子密封管;2为约束盖;3为凹槽垫夹;4为约束管;5为上夹板;6为下夹板;7为立板;8为螺母;9为穿筋通道;10为套孔;11为注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其组成包括:高分子密封管1,所述的高分子密封管两端分别扣装约束盖2,所述的高分子密封管内安装转向器,所述的转向器包括两个凹槽垫夹3,以及所述的凹槽垫夹之间铰接的约束管4;其中,所述的凹槽垫夹包括上夹板5、下夹板6,以及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垂直连接的立板7,所述的立板中心通过转轴安装螺母8。
所述的高分子密封管为橡胶管。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所述的约束管内还具有一组穿筋通道9,所述的约束管的上表面、下表面都为平面,所述的约束管铰接于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所述的约束盖上具有套孔10和注液孔11,所述的套孔的直径与所述的螺母的圆周向的外直径相同。所述的注液孔内安装油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未经黑龙江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2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跨径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穿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