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电缆的盘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2568.2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杨帆;周合宽;干英辉;孟全;鲁立;王霞;余其蔚;赵瑞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45004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电缆 盘线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同轴电缆的配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的盘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同轴电缆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同轴电缆是由中心导体、绝缘材料层、网状织物构成的屏蔽层以及外部隔离材料层组成。最常见的同轴电缆由绝缘材料隔离的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及其绝缘体,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纶材料的护套包住。这种结构的同轴电缆具有造价合理、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轴电缆数量较多,易凌乱、占用空间大、不易提高接线与收线的效率和现场的整洁性。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910239078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电视机内置式自动盘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视机后壳内的盒体,所述盒体内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位于所述盒体内的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与电源线连接,所述电源线与插头连接,所述盒体的外表面设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与制动机构对应卡合或分离。但其具有如下缺点:需要提供控制盘线盒转动或停转的制动机构,结构复杂,只适用于电源线的整理,并且该专利申请公开的自动盘线盒只能够应用于单根电源线,因此关于同轴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存在,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同轴电缆易混淆、不易整理、占用空间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同轴电缆的盘线盒。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同轴电缆的盘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盖板围成的盒子,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线孔,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线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盘线柱和第二盘线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线柱和第二盘线柱的侧面均设有盘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线柱和第二盘线柱的顶面均设有卡槽。
进一步的,第一盘线柱、第一线孔、第二盘线柱和第二线孔的数量相等且为多个。
进一步的,同轴电缆的盘线盒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同轴电缆的盘线盒分割成多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空间里面包含一个第一盘线柱、一个第二盘线柱、一个第一线孔、一个第二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设有供盖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盖板插入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设置的插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电缆的盘线盒的工作原理为:将一根同轴电缆首先缠绕在第一盘线柱和第二盘线柱上面,当连接设备时,打开盖板,将缠绕在第一盘线柱的同轴电缆一端从第一线孔穿过并连接设备甲,缠绕在第二盘线柱的同轴电缆的另外一端从第二线孔穿过并连接设备乙。使用结束后,将同轴电缆分别从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收回,并各自缠绕在第一盘线柱和第二盘线柱上面。盘线槽结构有利于同轴电缆的缠绕和固定,而卡槽的设计能够固定同轴电缆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电缆的盘线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同轴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凌乱、占用空间大,接线与收线效率低等问题。在移动过程中或者剧烈震动情况下,能够避免同轴电缆的无序缠绕,保持同轴电缆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的盘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的盘线盒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盘线槽,3.第一盘线柱,4.第二盘线柱,5.卡槽,6.隔板,7.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第一线孔,10.第二线孔,11.第三侧板,12.第四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2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