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多计算机键盘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2524.X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2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3/10 | 分类号: | G06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总线 通信 计算机 键盘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键盘管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多计算机键盘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的信息处理设备被人们所使用,尤其是电脑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需要多键盘切换式输入,即多键盘接入,但是当前系统只响应一个指定键盘,例如数字课堂教学应用,这个时候,通过带控制功能的USB集线器能够实现,但是每个键盘都要消耗一个计算机的输入资源,且连线较为复杂,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在数据总线上挂载多个键盘,并且能够对挂载在数据总监上的键盘进行便捷切换的基于总线通信的多计算机键盘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总线通信的多计算机键盘管理装置,包括USB接口(U2)和单片机(U1);所述USB接口(U2)通过稳压二极管(D1)连接有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分别连接有第一键盘接口(K1)和第二键盘接口(K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键盘接口(K1)和第二键盘接口(K2)均与单片机(U2)相连;所述单片机连接有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单片机(U2)还连接有由晶振(Y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构成的振荡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U1)为12C5A60S2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键盘接口(K1)和第二键盘接口(K2)均为USB母口。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管(D1)为5V稳压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晶振(Y1)为12M晶振。
进一步地,所述和电容均为30PF电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在数据总线上挂载多个键盘,并且能够对挂载在数据总监上的键盘进行便捷切换的基于总线通信的多计算机键盘管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当需要将接在第一键盘接口上的键盘接入电脑时,单片机控制第一三极管导通,控制第二三极管截止,且将数据通过USB接口送入计算机,同时点亮第一发光二极管;当需要将接在第二键盘接口上的键盘接入电脑时,单片机控制第一三极管截止,控制第二三极管导通,且将数据通过USB接口送入计算机,同时点亮第二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很大程度上节省了USB接口的资源,同时动态地控制了两个键盘的切换,且连线简单,很大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U1、单片机;U2、USB接口; D1、稳压管;Y1、晶振;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K1、第一键盘接口;K2、第二键盘接口;LE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2、第二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多计算机键盘管理装置,包括USB接口(U2)和单片机(U1);所述USB接口(U2)通过稳压二极管(D1)连接有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分别连接有第一键盘接口(K1)和第二键盘接口(K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键盘接口(K1)和第二键盘接口(K2)均与单片机(U2)相连;所述单片机连接有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单片机(U2)还连接有由晶振(Y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构成的振荡电路。
其中,所述单片机(U1)为12C5A60S2单片机;所述第一键盘接口(K1)和第二键盘接口(K2)均为USB母口;所述稳压管(D1)为5V稳压管;所述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晶振(Y1)为12M晶振;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均为30PF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2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材实木地板块
- 下一篇:龙骨主筋与辅筋分体式锁扣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