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消光经编纺丝的油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42328.2 | 申请日: | 2014-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梁庆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长乐市永大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35/24 | 分类号: | D04B3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2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消光经编 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咀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全消光经编纺丝的油咀。
背景技术
现在经编机的车速已超过2000rpm,甚至高达3000rpm。速度的提高,对原丝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染色均匀性差困扰着大批高档经编布生产商,特别是在高速经编机上,此问题尤为突出。造成全消光40D/12F系列经编产品染色问题的原因很多,经过测试,上油不均匀是适成此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电镜扫描发现,对全消光产品,部分消光剂二氧化钛浮在丝条表面,呈现锯齿状突起,致使表面平滑度下降,丝路摩擦性增加。对以40D/12F系列经编产品,单丝纤度高,丝条较粗,与油咀接触面积小,丝要不易上油均匀。其突出表现在油咀摩擦白粉多,经过测试,此白粉大部为油剂本身的有机物与尼龙本身的摩损物的混合体,及小部分陶瓷摩消粉。此现象表明,丝条本身上油不良。而保证上油良好往往是后续可纺性及染色均匀性的必要条件。为此,特设计一种油咀,适用于全消光40D/12F系列经编规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上油均匀、实用的全消光经编纺丝的油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全消光经编纺丝的油咀,包括油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咀本体包括出油本体1和丝条通道本体2,所述丝条通道本体2与出油本体1相连接;所述出油本体1内设有出油通道11;
所述丝条通道本体2包括上丝道21、上油面22、下丝面23,所述上丝道21的尾端与上油面22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上油面22的尾端与下丝面23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上油面22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储油孔24、第二储油孔25、第三储油孔26和第四储油孔27,所述下丝面23上设有出油孔28,所述出油孔28与出油通道11相连通。
所述上丝道21的宽度为1.5-2.5mm。
所述出油孔28的中心线与出油通道11的中心线成22°的夹角。
所述第一储油孔24、第二储油孔25、第三储油孔26和第四储油孔27均为椭圆形。
所述出油本体1上设有固定孔12。
所述上油面22的长度为6-8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保证丝条在运行过程中,在满足丝条均匀铺在油咀丝条通道上的同时,减少丝条在油咀上的接触长度,最大程度降低油咀与丝条的摩损程度。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 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全消光经编纺丝的油咀,包括油咀本体,油咀本体包括出油本体1和丝条通道本体2,丝条通道本体2与出油本体1相连接;出油本体1内设有出油通道11;丝条通道本体2包括上丝道21、上油面22、下丝面23,上丝道21的尾端与上油面22的前端相连接,上油面22的尾端与下丝面23的前端相连接;上油面22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储油孔24、第二储油孔25、第三储油孔26和第四储油孔27,下丝面23上设有出油孔28,出油孔28与出油通道11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上丝道21的宽度为1.5-2.5mm。
本实用新型出油孔28的中心线与出油通道11的中心线成22°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第一储油孔24、第二储油孔25、第三储油孔26和第四储油孔27均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出油本体1上设有固定孔12。
本实用新型上油面22的长度为6-8 mm。
本实用新型设有一个出油孔28,第一储油孔24、第二储油孔25、第三储油孔26和第四储油孔27结构,上油长度6-8 mm,丝路宽度1.5-2.5mm,上油角度22°。上油长度6-8 mm,丝路宽度1.5-2.5mm保证丝条在运行过程中,在满足丝条均匀铺在油咀丝条通道本体2上的同时,减少丝条在油咀上的接触长度,最大程度降低油咀与丝条的摩损程度。
本实用新型上油角度为22°,在使用过程中,此角度可保证在纺程上,丝条经侧吹风后,与丝条角度吻合,与油层高度配合,此时丝条既接触到油咀,又不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降低了丝条与油咀的摩擦,提高了上油效果。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与统计,此油咀在高纺速下,对全消光20D/24F规格,可使吨断纱降低25-30%,优等品率提高2%,喷水织机喷咀清洗周期延长至1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长乐市永大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长乐市永大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2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染色机用可移动缝头缝纫机
- 下一篇:一种导纱成型板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