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寒服内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1850.9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8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邵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烨平 |
主分类号: | A41D27/04 | 分类号: | A41D27/04;A41D13/0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寒服 内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寒服内胆,属于防寒服附属部件。
背景技术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为了应对气温的剧烈变化,市场上的防寒服和冲锋衣多采用可拆卸式保暖内胆设计,以调节衣物的保暖性能。但是当前已有的衣物保暖内胆不具备自动加热的能力,无法满足小孩、老人等体质较为虚弱的人的需要,也达不到严寒条件下特种工作保暖的要求;同时在应用对象上存在唯一性,无法与不同款式的衣物搭配;此外,大部分防寒服是为人体站姿而设计,不能兼顾人体坐姿的工程学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使保暖内胆能够在身体局部(如:腹部、背部等)和小范围内较快地调整温度,使用户得到更加舒适和人性化的体验,同时可满足低温条件下特种作业的防寒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寒服内胆,为组合式内胆,在结构上拆分为背部、前胸、腹部、下摆及两袖内胆6个部分,每个内胆均为多层结构,包括面料层、散热导管、电热膜及暗扣,所述电热膜位于所述散热导管内,并通过信号线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散热导管外围设有所述面料层,所述暗扣包括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位于所述面料层上,所述母扣位于与防寒服内胆配套的防寒服内里上,所述子扣设有圆形突起部,所述母扣设有与所述子扣的圆形突起部相配合的圆形凹槽,在所述圆形凹槽槽底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 制芯片连接,在所述背部内胆和下摆内胆的面料层上还设有气囊袋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袋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电热膜、控制芯片、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供电,所述电源模块位于防寒服内里上。
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为电池。
进一步,所述面料层上还设有拉链或魔术贴。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种防寒服内胆,在使用时较为贴近人体,能够在身体局部(如:腹部、背部等)和小范围内较快地调整温度,使用户得到更加舒适和人性化的体验。本发明创造依靠防寒服的隔热能力和人体本身的体温减缓热量流失,同时采用低功耗控制芯片,采用直流电或锂电池作为供电单元,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并延长了工作时间。同时压力传感器可快速感应人体相应参数,来作为特定部位内胆加热开启及气囊袋开启的控制信号,不仅更加节能环保,更加满足了现代人们对于个性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暗扣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面料层 2、散热导管 3、电热膜
4、子扣 5、母扣 6、圆形突起部
7、圆形凹槽 8、第一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防寒服内胆,为组合式内胆,在结构上拆分为背部、前胸、腹部、下摆及两袖内胆6个部分,每个内胆均为多层结构,包括面料层1、散热导管2、电热膜3及暗扣,所述电热膜3位于所述散热导管2 内,并通过信号线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散热导管2外围设有所述面料层1,所述暗扣包括子扣4和母扣5,所述子扣4位于所述面料层1上,所述母扣5位于与防寒服内胆配套的防寒服内里上,所述子扣4设有圆形突起部6,所述母扣5设有与所述子扣4的圆形突起部6相配合的圆形凹槽7,在所述圆形凹槽7槽底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在所述背部内胆和下摆内胆的面料层1上还设有气囊袋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袋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电热膜3、控制芯片、第一压力传感器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供电,所述电源模块位于防寒服内里上。
所述电源模块为电池。
所述面料层1上还设有拉链或魔术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烨平,未经邵烨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1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