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漏服的药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0938.9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曹轩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轩畅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A61J1/1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盒,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漏服的药盒。
【背景技术】
公知的,老人以及特殊病人有相当比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长期在每天早晚服药,但该部分患者有时会记不清是否已服用过药,因此容易造成漏服或重复服药的情况,而对于这些药品如果发生漏服或者重复服药会对病人病情的稳定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病情,甚至是生命安全,而目前市场上的药盒不具有这样的提醒功能,有些具有提醒功能的药盒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大,不但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间接加大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漏服的药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支撑板和隔板,并在支撑板和隔板上罩上活动的盖体,以此来达到防止病人漏服和重复服药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漏服的药盒,包括底座、支撑板、隔板和盒盖,在底座上部面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垂直设置在底座的中部,在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隔板,盒盖罩在支撑板和隔板上,盒盖的底部与底座相连接,盒盖由顶盖、盖体和抽拉板构成,在盖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抽拉孔,抽拉孔两侧的顶盖上设有卡槽,在抽拉孔内设有抽拉板,抽拉板的两侧均设有卡块,抽拉板通过抽拉板两侧面上的卡块插入顶盖上的卡槽与顶盖相连接。
所述底座为圆柱型结构,在底座的侧面上设有滑槽,在盒盖内侧的底部设有凸起,盒盖通过凸起卡入滑槽与底座活动连接。
所述盖体上设有出药孔,出药孔为长方型、圆型或椭圆型结构。
所述隔板间相互平行且与支撑板相互垂直,支撑板将每块隔板二等分。
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面上设有标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漏服的药盒,包括底座、支撑板、隔板和盒盖,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支撑板和隔板,并在支撑板和隔板上罩上活动的盖体,以此来达到防止病人漏服和重复服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安装和维护均比较方便,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有效的避免了病人漏服或者重复服药的问题,提高了病人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看病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卡槽;3、出药孔;4、隔板;5、底座;6、抽拉板;7、卡块;8、盖体;9、支撑板;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所述的一种防止漏服的药盒,包括底座5、支撑板9、隔板4和盒盖,在底座5上部面上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垂直设置在底座5的中部,在支撑板5上设有若干个隔板4,盒盖罩在支撑板9和隔板4上,盒盖的底部与底座5相连接,盒盖由顶盖1、盖体8和抽拉板6构成,在盖体8的顶部设有顶盖1,顶盖1上设有抽拉孔,抽拉孔两侧的顶盖1上设有卡槽2,在抽拉孔内设有抽拉板6,抽拉板6的两侧均设有卡块7,抽拉板6通过抽拉板6两侧面上的卡块7插入顶盖1上的卡槽2与顶盖1相连接;所述底座5为圆柱型结构,在底座5的侧面上设有滑槽10,在盒盖内侧的底部设有凸起,盒盖通过凸起卡入滑槽10与底座5活动连接;所述盖体8上设有出药孔3,出药孔3为长方型、圆型或椭圆型结构;所述隔板4间相互平行且与支撑板9相互垂直,支撑板9将每块隔板二等分;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面上设有标记。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漏服的药盒,首先将盖体8顶部顶盖1上的抽拉板6拉开,然后将药物按照医生嘱咐的药量放在支撑板9上标记相对应的隔板4空间内,支撑板9两侧的隔板4上均标记有上午和下午,而两个隔板4之间的支撑板9上依次标记出每天的数字,放好药物后将盖体8上的抽拉板6盖好,然后旋转盖体8,使盖体8上的出药孔3对准当日的隔板4空间,然后将其中的药物倒出即可进行服用,这样就可以随时看到那天的药物服用了没有,病人只需要按照时间标记进行服药即可,每周更换一次药盒内的药品即可,极大的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防止了漏服或重复服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轩畅,未经曹轩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09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机床上下料机械手的倾斜轴双作用抓取系统
- 下一篇:一种血液循环促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