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筛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0354.1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6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军;朱旭;鞠宏胜;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B07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曲鹏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筛。
背景技术
现有回转筛在工作时,粉料经回转筛入口进入筛筒(由圆筒形筛网制成)内,随着筛筒转动正常粒度的粉料透过筛筒落入出料口,未通过筛孔的大颗粒杂质通过筛筒尾端的出口落入出渣口,并从出渣溜槽排出,从而完成除渣过程。缺点是在筛分料时,由于筛孔堵塞等一些情况,合格的粉料也同时从出口排出,这样大大降低了滚筒筛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在筛分料时,由于筛孔堵塞等一些情况,合格的粉料也同时从出口排出,这样大大降低了滚筒筛的效率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回转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筛,其包括壳体和筛筒,所述筛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设置有下料口和出渣口,还包括挡环和料铲,所述挡环为圆环状,所述挡环固定在所述筛筒的出渣端的内侧;
所述料铲包括具有弧面的筛网,所述料铲固定在所述挡环的内侧,所述弧面分别与筛筒的圆弧面和所述挡环的平面相交,沿所述筛筒转动的方向,所述料铲与挡环平面相交的弧边从所述挡环外圆边延伸至内圆边。
优选地,所述料铲为三角弧形筛网,所述料铲的一个尖角的顶点位于所述挡环内侧与筛筒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料铲为由三角形筛网面弯曲形成的筛网。
优选地,所述弧面与所述挡环的平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料铲还包括包裹所述筛网边缘的镶边。
优选地,所述回转筛包括三个所述料铲,三个所述料铲依次固定在所述挡环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出渣口的下部侧壁开设一个侧口,所述侧口处设置有篦子。
优选地,所述回转筛还包括粉料输送装置,所述粉料输送装置与下料口相连通,所述篦子的下方与所述粉料输送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粉料输送装置为输送铰刀。
优选地,所述出渣口连接有废料收集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筛,由于加装了挡环,使得粉料能更充分的在筛筒里被筛选,减小了出渣口进入好料的几率。在筛筒旋转过程中料铲将铲起筛筒尾部积存的物料,避免物料在筛筒尾发生积存,而料铲的筛网对料铲铲起的料进行过滤,而未过滤的大颗粒物料被引导至出渣口。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筛,由于在出渣口内设置有篦子,又对物料又一次被筛选,大大提高了物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现场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筛,相比以往的回转筛只靠圆形筛筒筛实现了多级筛,相比现有回转筛,在同等筛选效果下,筛分率可达到99.9%以上,大大提高了滚筒筛的整体筛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回转筛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回转筛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料铲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料铲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筛筒,3-挡环,4-料铲,5-出渣口,6-篦子,7-下料口,8-粉料输送装置,9-筛网,10-镶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回转筛的示意图,图1中箭头的方向为物料走向方向。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回转筛的示意图,图2中箭头的方向为筛筒2的旋转方向。见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筛包括壳体1和筛筒2,筛筒2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设置有下料口7和出渣口5,还包括挡环3和一个料铲4,挡环3为圆环状,挡环3固定在筛筒2出渣端的内侧,可以焊接方式固定在筛筒2出渣端的内侧,挡环3用于阻挡进入筛筒2出渣端的物料。
料铲4包括具有弧面的筛网9,料铲4固定在挡环3的内侧,可以焊接在挡环3内侧,弧面分别与筛筒2的圆弧面和挡环3的平面相交,沿筛筒2转动的方向,料铲4与挡环3平面相交的弧边从挡环3外圆边延伸至内圆边。在筛筒2旋转过程中料铲4将铲起筛筒2尾部积存的物料,而筛网9对料铲4铲起的物料进行过滤,而未过滤的大颗粒物料被引导至出渣口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弧面最好与挡环3平面垂直,这样未过滤的大颗粒物料被引导至出渣口5,而小颗粒物不容易被带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0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