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筒式微电解塔溢流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9681.5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华;陈生荣;吴国忠;王金荣;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合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杨嘉芳;徐关寿 |
地址: | 3242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式微 电解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溢流口结构,具体为圆筒式微电解塔的溢流口结构。
背景技术
微电解塔是废水处理中通用的设备,废水在塔内自下而上经微电解反应后从塔顶溢流口溢出。目前溢流口采用平面溢流口,经常会出现侧流现象,特别是当塔体的高度与直径比值较大时,塔顶溢流水平面很难达到四周绝对水平,导致塔内流体流出路径出现短路,相当于塔内有效体积明显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筒式微电解塔溢流口,该溢流口可使流体经塔内四周直到外溢期间基本保持一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式微电解塔溢流口,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边沿为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向下开设有一组倒三角形的溢流缺口,该倒三角形的溢流缺口均匀分布在溢流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缺口的倒三角顶角α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倒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缺口的倒三角顶角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面H上。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缺口的倒三角面积总平方米数为塔内每秒溢流出流体体积立方米数的1-6倍。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塔顶的溢流口开设倒三角形的溢流缺口,即采用锯齿状溢流口流出液体,可使塔内液体自下向上经塔顶外溢时,不会出现只有水平位置低的方位有外流的情况,以达到流体经塔内四周直到外溢期间基本一致,使塔体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在塔体高度与直径比较大,导致塔顶溢流水平面很难达到四周绝对水平的状况时,流体外溢均匀度得到了有效改善,最大限度提高塔内有效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塔体;2-溢流口;3-溢流缺口;4-流水槽;5-排水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式微电解塔溢流口,包括塔体1,塔体1的顶部边沿为溢流口2,所述溢流口2上向下开设有一组倒三角形(即三角形的底边在上,顶角在下)的溢流缺口3,为保证流体溢出均衡,溢流缺口3的倒三角顶角位置要尽量保证其位于同一水平面H上,能完全保证位于同一水平面H上自然最佳。且溢流缺口3均匀分布在溢流口2上,即每相邻两个倒三角形,具体为每相邻两个倒三角形的顶角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以此均匀分布在塔体1的溢流口2的圆周上,保证流体在塔体1四周溢出均匀,防止侧流。
每个倒三角若采用等腰三角形时效果更好。
所述溢流缺口3的倒三角顶角α为30-60°,使流体溢出缓慢而顺利。
流体的溢出是否均衡,会受到溢流缺口3的尺寸以及流体从溢流缺口3溢出的量的影响,经实验比较发现,溢流缺口3的倒三角总面积与流体在单位时间内的溢出量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具体为当溢流缺口3的倒三角面积总平方米数为塔内每秒溢流出流体体积立方米数的1-6倍时(比如当塔内每秒溢流出流体体积值为0.1立方米时,倒三角面积总和值采取0.1-0.6平方米),可有效防止流体出现严重侧流现象。
溢流口2整体呈锯齿状结构。
当塔体1内的流体经溢流缺口3缓慢而均匀溢出后,进入设置在塔体1周边的环形流水槽4,并汇入设置在环形流水槽4底部设置的排水总管5排出。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精神所作出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合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合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96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