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式千斤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9575.7 | 申请日: | 201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军;罗世欣;代力;胡运彪;韦华;王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 |
| 主分类号: | B66F3/00 | 分类号: | B66F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物举升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机械式千斤顶。
背景技术
在炼化生产装置中有许多大型的机组设备,如螺杆氨压机、水环真空泵、往复式压缩机等等,机组的轴系对中找正数据必须达到技术要求,才能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在运行的过程中,上述机组的电机或设备通常会周期性的发生一些故障,设备调整或检修后要重新复查或重新调整找正数据,在找正过程中,由于受到出入连接管线的限制,设备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动的,需要通过调整电机来达到其与设备之间的对中要求,而通用的大型设备的电机一般在1-12吨之间,电机底座处的调整垫片在找正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的进行厚薄垫片的调整,每次调整都需要将电机的一角撬起或顶丝顶起。
由于受到电机底座与相应支撑面之间的缝隙的大小的限制,传统的液压千斤顶以及剪力架式的千斤顶在电机底座垫片的调整中无处安置使用,当电机四角有顶丝孔时,就用顶丝顶起电机,当无顶丝孔时,则需要又长又粗、相当笨重的泵轴靠3-4人用力的撬起电机,顶丝顶起电机时由于电机重量使丝扣间及螺杆接触端面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常常会引起顶丝的损坏,而顶丝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则极易引起安全事故。当采用传统的泵轴撬起电机的方式时,反复调整垫片直到达到技术要求的找正过程非常的费事、费力、费时。
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能够适用于小缝隙内顶升重物的千斤顶,则势必会大大的简化对大型机组设备的找正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小缝隙内顶升重物的机械式千斤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式千斤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机械式千斤顶,包括底座和撬臂,底座上设有螺杆和凸台,撬臂通过左右延伸的铰接轴铰接装配在凸台上,其在铰接轴的前方处具有用于插入至待顶升物品下方的插入段,在铰接轴的后方处设有上下贯通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为前后方向上的长孔,插入段与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小于调节孔与铰接轴之间的距离,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撬臂上的调节孔并于上端装配有调节螺母。
所述插入段与撬臂的其它部分之间通过一个向下弯折的弯折部过渡连接。
所述弯折部呈弧形。
所述插入段相对于撬臂的其它部分从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
所述底座的后端处设有把手。
所述螺杆铰接装配在底座上,其与底座之间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调节螺母与撬臂之间压装有推力轴承。
所述推力轴承的外部装有清洁套。
由于该机械式千斤顶的撬臂铰接装配在凸台上,并且撬臂的前端具有所述插入段、后端设有长孔,底座上的螺杆向上穿过调节孔并且装配有调节螺母,因此,撬臂实际上是在凸台上形成了跷跷板结构,仅需通过调节螺母下压撬臂的后端,则可驱使撬臂前端的插入段顶升重物,另外,由于插入段与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小于调节孔与铰接轴之间的距离,这实际上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大大减小了螺杆以及调节螺母的受力,从而保证了该机械式千斤顶的安全性能,再者,由于该机械式千斤顶采用的是撬杠的原理,其在使用时无需整体放入待顶升重物下方,仅将撬臂的插入段插入待顶升重物下方的间隙即可,因此能够适用于小缝隙内顶升重物。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弯折部能够降低插入段的高度,使该机械式千斤顶能够适用于更小的顶升间隙;弧形的弯折部能够避免应力集中,从而可提高撬臂的强度;使插入段相对于撬臂的其它部分从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一方面可避免插入段在千斤顶工作过程中滑脱被顶升物件,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千斤顶的顶升高度;螺杆铰接能够保证调节螺母与撬臂之间的贴合;推力轴承用以减小调节螺母的旋转阻力,清洁套用于保持推力轴承外部润滑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机械式千斤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机械式千斤顶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该机械式千斤顶包括底座11和撬臂12,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和撬臂12均呈板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9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