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扎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9380.2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蒋喜林;罗淑芳;黄秋雷;杨浩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深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3/08 | 分类号: | B65D63/08;B65D6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扎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扎带。
背景技术
扎带,顾名思义为捆扎东西的带子,设计有止退功能,只能越扎越紧,也有可拆卸的扎带。分为金属扎带(一般为不锈钢材料)和塑料扎带(一般为尼龙材料),常用于机电产品的电缆,电脑、电子产品、汽车线束等。
目前,市场上的扎带,它包括一体成型的锁定头、带状本体和导向头,带状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定位齿,锁定头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设有卡扣,定位齿与卡扣可以相啮合从而起到止退的作用。
这种扎带虽然能够起到捆扎东西的作用,但由于一旦定位齿和卡扣相啮合,带状本体就难以从锁定头中脱离。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有部分东西被遗漏,就不能将带状本体再从锁定头中拆卸下来继续装入被遗漏的东西。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申请号为201310284288.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防丢扎带,如图1所示,包括带状本体1和锁定头2;带状本体1包括位于锁定头2同一侧端且一体式平行设置的第一带状本体11和第二带状本体12;第一带状本体11和第二带状本体12上均设有多个楔形齿13;锁定头2上设有具有定位锁舌23的第一紧固孔21以及第二紧固孔22;第二紧固孔22中的定位锁舌23包括设有防脱齿的卡接部231、扳柄部232和连接部233;卡接部231设有防脱齿的一面称为工作面,卡接部231的另一面与相应紧固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扳动扳柄部232可带动与其相连的防脱齿移动;第一带状本体11穿过第一紧固孔21后形成可拆卸的第一扎圈,第二带状本体12穿过第二紧固孔22后形成可拆卸的第二扎圈。
这种结构的扎带,虽然能够起到防止有部分东西被遗漏之后无法装入扎带圈中的情况发生,但由于第一带状本体11和第二带状本体12是与锁定头2一体成型的,在对东西(如导线)进行捆扎时,不管是不是有东西被遗漏,由于第二带状本体12的设计(与第一带状本体11平行设置、且两者位于锁定头2同一侧),导致在对东西进行捆扎时多有不便,如果没有东西被遗漏,第二带状本体12一直处于第一带状本体11的设置反倒显得累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捆扎方便的扎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扎带,包括带状本体和锁定头;带状本体包括第一带状本体和第二带状本体;第一带状本体和第二带状本体上均设有多个楔形齿;锁定头上设有第一紧固孔以及第二紧固孔;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均设有与楔形齿止退防脱的定位锁舌;
所述锁定头设有供第二带状本体蜷缩时安设的第二安装槽,
第一带状本体一端与锁定头一体连接,另一端构成第一导向头,第一导向头穿过第一紧固孔后形成可拆卸的第一扎圈;
第二带状本体一端一体置于第二安装槽内,另一端构成第二导向头,第二导向头穿过第二紧固孔后形成可拆卸的第二扎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有的锁定头上,增设了第二安装槽,使得第二带状本体可以在不使用时蜷缩于第二安装槽内,如果第一带状本体已经完好地捆扎了应该捆扎的东西,则第二带状本体可以不必使用,也不会妨碍第一带状本体对东西的捆扎,结构合理、捆扎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供第一带状本体蜷缩时安设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带状本体锁定头一体连接的一端置于第一安装槽内,且第一带状本体蜷缩时安设的第一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把第一带状本体蜷缩于第一安装槽内,或把第二带状本体蜷缩于第二安装槽内,或把两个带状本体都蜷缩于安装槽内,当两个带状本体都蜷缩于安装槽内时,可以减小扎带的存放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带状本体和第二带状本体位于锁定头同一侧端且一体式平行设置,锁定头上依次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二紧固孔、第一紧固孔,且第一带状本体的长度小于第二带状本体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把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捆扎的东西的大小或多少,来选择是利用第一带状本体还是利用第二带状本体对其进行捆扎。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扎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对本实用新型扎带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深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深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9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痨润肺汤
- 下一篇:一种治疗小儿肾母细胞瘤的中药糖浆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