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横机用纱线张力缓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9328.7 | 申请日: | 201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裘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莎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44 | 分类号: | D04B15/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横机用 纱线 张力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用纱线张力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把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来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在针织过程前,选用适宜的纱线,将纱线穿入喂纱嘴,送入针织横机中进行编织,但是纱线在进入之前容易出现牵拉纱线过紧的状态,导致出现断纬现象,影响编织过程和编织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织横机用纱线张力缓冲装置,利用摆动板的往复摇摆运动,可将线筒上的纱线牵引出,纱线通过导纱轮送入针织横机中,进行编织工作,取代了纱线直接从线筒送入针织横机中,这样对编织前的纱线起到张力缓冲作用,避免由于纱线张力过大而出现断纬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织横机用纱线张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纱架和缓冲架,纱架设于缓冲架的侧旁,纱架上设有纱筒杆,纱筒杆上设有线筒,线筒上绕有纱线,缓冲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摆动板,支撑杆安装在底座上,支撑杆上设有固定夹杆,摆动板活动于固定夹杆上,摆动板上设有导纱轮,摆动板的一端侧面上设有第一压块,第一压块的侧旁设有自动化驱动器,自动化驱动器上设有活塞推杆,活塞推杆挤压第一压块,摆动板的另一端侧面上设有第二压块,第二压块的侧旁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与第二压块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固定夹杆包括第一固定夹杆和第二固定夹杆,第一固定夹杆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于支撑杆上,摆动板设于第一固定夹杆和第二固定夹杆之间,根据摆动板的宽度,调整第一固定夹杆在支撑杆上的位置,实现摆动板在外力作用下转动。
进一步,导纱轮上设有导纱凹槽,纱线绕于导纱凹槽上,导纱凹槽可以保证纱线在导纱轮上走线,尽量避免出现纱线偏移导纱轮的现象。
进一步,第一压块为半球体状,活塞推杆与第一压块处于同一中轴线上,尽量保证活塞推杆与第一压块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使得活塞推杆能够驱动摆动板。
进一步,第二压块为四分之一球体状,固定件相对于第二压块倾斜设置,这样的位置设置既能保证弹簧能轻松拉回摆动板,又避免摆动板摆动过程中弹簧脱出的现象。
进一步,纱架上设有升降台,纱筒杆固定于升降台上,升降台可以调整纱筒杆的高度位置,进一步调整纱线出线位置。
进一步,纱架的底端上设有滚轮,滚轮能调整纱架水平上的位置,进一步调整纱线出线位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针织横机编织前,选用适宜的纱线,自动化驱动器上的活塞推杆挤压摆动板上的第一压块,使得摆动板向活塞推杆运动方向摆动,摆动板的导纱轮将线筒上的纱线牵引出,纱线绕于另一个导纱轮上穿出,进入针织横机中进行编织工作,摆动板上的第二压块在弹簧的恢复形变的作用下,摆动板回到起始位置,摆动板进行往复摆动将纱线送入针织横机中,取代了纱线直接从线筒送入针织横机中,这样对编织前的纱线起到张力缓冲作用,避免由于纱线张力过大而出现断纬的现象;纱架上的升降台可以调整纱筒杆的高度位置,纱架的底端上的滚轮能调整纱架水平上的位置,进一步调整纱线出线位置,这样可以方便引纱的过程;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横机用纱线张力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纱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莎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莎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9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