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9212.3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允;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2/20;H01M2/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1. 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单体电池(3),各单体电池分别包括单体电池槽(31)及设置在单体电池槽内的极板组(32),所述极板组由若干正极板和若干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其特征是,各正极板上分别设有两个正极耳(10a),且两正极耳位于正极板同一侧,各负极板上分别设有两个负极耳(11a),且两负极耳位于负极板同一侧;同一极板组的正极耳与负极耳交替排列,同一单体电池上设有两个正极汇流排(6)及两个负极汇流排(8),且同一单体电池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交替排列,相邻两单体电池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并排分布;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与同该单体电池相邻的单体电池槽内的负极汇流排、正极汇流排之间通过金属块(7)直接焊接相连,将各单体电池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是,铅酸蓄电池上设有两个正端引出极柱(9)及两个负端引出极柱(5),且两个正端引出极柱位于铅酸蓄电池的同一侧,两个负端引出极柱位于铅酸蓄电池的同一侧,正端引出极柱与负端引出极柱位于铅酸蓄电池的相对两侧;所述两正端引出极柱通过正极连接件(12)相连接,两负端引出极柱通过负极连接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是,所述正极连接件包括连接两正端引出极柱的条形连接片(121),设置在条形连接片两端的连接孔(124)及设置在条形连接片中部的接线端子(122);所述接线端子的上部位于条形连接片上方,接线端子的下部位于条形连接片下方,接线端子的顶面设有连接螺孔(125);所述两连接孔边缘分别设有缺口(123),正端引出极柱插设在连接孔内,且正端引出极柱通过焊接与条形连接片相连接;所述负极连接件包括连接两负端引出极柱的条形连接片,设置在条形连接片两端的连接孔及设置在条形连接片中部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上部位于条形连接片上方,接线端子的下部位于条形连接片下方,接线端子的顶面设有连接螺孔;所述两连接孔边缘分别设有缺口,负端引出极柱插设在连接孔内,且负端引出极柱通过焊接与条形连接片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是,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呈矩形,且正、负极板的长宽比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4;所述正极板上的两正极耳及负极板上的两负极耳设分别置在正、负极板的长边上,且正极板上的两正极耳之间的间距为正极板长边长度的1/3至2/3之间,负极板上的两负极耳之间的间距为负极板长边长度的1/3至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是,每片正极板上的两正极耳的截面积之和与每片负极板上的两负极耳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大于等于0.52小于等于0.9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是,每片正极板上的两正极耳的截面积之和与每片负极板上的两负极耳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大于等于0.56小于等于0.7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是,各正极板上的两正极耳的截面积之和与各负极板上的两负极耳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大于等于0.58小于等于0.8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是,各正极板上的两正极耳的截面积之和与各负极板上的两负极耳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大于等于0.62小于等于0.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92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管同出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可调格栅门及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