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樱子对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9129.6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1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松豪 |
主分类号: | B26D1/04 | 分类号: | B26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樱子 对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材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金樱子对开器。
背景技术
金樱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根皮提制栲胶;果实入药,有利尿、补肾作用;叶有解毒消肿作用;古人认为金樱子“毛能刺激肺脏产生咳嗽,不去核者滑利”,临床多以去除毛核的金樱子肉入药;传统的去除金樱子毛核的方法为将金樱子对半切开后去毛核,此项工作一般由老人孩童等劳动力廉价的人完成,属于劳动密集性工作,成本高且效率低;对开金樱子无特定工具,工作者一般使用剪刀,费时费力,而且剪刀容易伤手。因此,基于现有对开金樱子技术不成熟的背景,急需一种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和结构简单等优点的金樱子对开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樱子对开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樱子对开器,包括底板、圆筒、推杆、圆盘、四根空心杆、四根活塞杆、四根弹簧、压板和刀片,所述的底板左端设置有凸耳,凸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圆筒内部设置有空腔,圆筒的左端设置有与凸耳上的通孔相配合的凸缘,凸缘上设置有连接圆筒空腔的通孔,且圆筒安装在凸耳上,圆筒上的空腔起到定位金樱子的作用,便于金樱子的对半切开;所述的推杆的右端穿过圆筒上的通孔与圆盘固连,且圆盘外壁与圆筒空腔内壁相接触,推杆推动圆盘作直线运动,将已被对半切开的金樱子推出圆筒内腔;所述的四根空心杆沿底板的中轴线对称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四根活塞杆一端均位于空心杆内部,其另一端均与压板固连,活塞杆和空心杆间能作相对运动,且活塞杆用于支撑压板;所述的四根弹簧分别套设在活塞杆上,且弹簧的顶端与压板固连,其底端与空心杆固连,弹簧保证了当本实用新型不受力时,空心杆、活塞杆和压板之间能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不变;所述的刀片固连于压板中部,刀片随压板同步运动,起到切开位于圆筒内腔的金樱子的作用。
所述的圆筒右端对称设置有两条长开口,且长开口的宽度略大于刀片的厚度,长开口保证了刀片随压板同步运动的过程中,刀片可以穿过圆筒,且位于圆筒内腔的金樱子不能与圆筒产生接触。
所述的圆筒的内径不大于2cm,筒长不大于4cm,圆筒的内径和筒长匹配金樱子的形状,使金樱子在被切开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影响对开效果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金樱子对开器,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和结构简单等特点,且能实现便捷快速实现金樱子对开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圆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4所示,一种金樱子对开器,包括底板1、圆筒2、推杆3、圆盘4、四根空心杆5、四根活塞杆6、四根弹簧7、压板8和刀片9,所述的底板1左端设置有凸耳101,凸耳10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圆筒2内部设置有空腔,圆筒2的左端设置有与凸耳101上的通孔相配合的凸缘201,凸缘201上设置有连接圆筒2空腔的通孔,且圆筒2安装在凸耳101上,圆筒2上的空腔起到定位金樱子的作用,便于金樱子的对半切开;所述的推杆3的右端穿过圆筒2上的通孔与圆盘4固连,且圆盘4外壁与圆筒2空腔内壁相接触,推杆3可推动圆盘4作直线运动,将已被对半切开的金樱子推出圆筒2内腔;所述的四根空心杆5沿底板1的中轴线对称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的四根活塞杆6一端均位于空心杆5内部,其另一端均与压板8固连,活塞杆6和空心杆5间能作相对运动,且活塞杆6用于支撑压板8;所述的四根弹簧7分别套设在活塞杆6上,且弹簧7的顶端与压板8固连,其底端与空心杆5固连,弹簧7保证了当本实用新型不受力时,空心杆5、活塞杆6和压板8之间能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不变;所述的刀片9固连于压板8中部,刀片9随压板8同步运动,起到切开位于圆筒2内腔的金樱子的作用。
所述的圆筒2右端对称设置有两条长开口202,且长开口202的宽度略大于刀片9的厚度,长开口202保证了刀片9随压板8同步运动的过程中,刀片9可以穿过圆筒2,且位于圆筒2内腔的金樱子不能与圆筒2产生接触。
所述的圆筒2的内径不大于2cm,筒长不大于4cm,圆筒2的内径和筒长匹配金樱子的形状,使金樱子在被切开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影响对开效果的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松豪,未经王松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9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