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波灯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8147.2 | 申请日: | 2014-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杰;张宇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桥 |
| 主分类号: | F21V3/02 | 分类号: | F21V3/02;F21V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波基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波灯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照明灯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或反射,但是现有的暗室中并没有针对照明灯所设计特定的吸波材料,因此在暗室中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时,照明灯的电磁辐射或反射会对相关操作的精准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现有的名称为“一种防电磁辐射灯具”,专利号为02208767.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其灯罩内表面、透明基板的至少一面、软管内的导线皮外面、灯架内电源导线的外面、灯座内电器元件外面设置有导电吸波材料的技术方案,但是该灯无法同时吸收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且该灯具也仅仅针对的使用者免受电磁辐射这一技术特征而研发的,无法满足暗室中对电磁波吸收的要求,因此不能直接用于微波暗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吸收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波灯罩,其成本低廉、安装简单。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波灯罩,包括基座和灯罩层,基座中间开口,灯罩层围绕开口位于基座之上,其特征在于沿着开口中心向外,灯罩层由二到四层高度从短到长的吸波角锥单元体构成,开口四角的每个角分别由两块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构成。
所述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或吸波角锥单元体由难燃型吸波基材制成,吸波基材由无纺布构成,其外面涂有铝镁复合粉、水溶性增塑剂、粘结剂、炭黑和水混合物质。
吸波角锥单元体底部为正方形。
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底部为三角形。
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或吸波角锥单元体的底部高度h1为衰减段,从底部至吸波角锥单元体顶部为角锥H1,角锥底宽为b,匹配段为H1-h1。
吸波角锥单元体或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吸波基材顶部一段根据需要仅涂炭黑。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照度的灯具大小及使用频段,制作相应的吸波灯罩,能够在吸收电磁波的同时满足照明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吸波角锥单元体结构图
图2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结构图
图3吸波灯罩侧视图
图4吸波灯罩基座视图
图5吸波灯罩安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所示,此为吸波灯罩的底座视图,中间开口,图中字母G所在位置放置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正方格所在位置放置吸波角锥单元体,灯罩层围绕开口位于基座之上,其特征在于沿着开口中心向外,灯罩层由二到四层高度从短到长的吸波角锥单元体构成,开口四角的每个角分别由两块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构成,如图3所示。
图2和图4分别是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和吸波角锥单元体的结构示意图,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底部为三角形,吸波角锥单元体底部为正方形。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或吸波角锥单元体高度h1为衰减段,从底部至角锥单元体顶部为角锥H1,角锥底宽为b,匹配段为H1-h1。
在本实施例中,此G型吸波角锥单元体或吸波角锥单元体由难燃型吸波基材制成,基材基本材料是无纺布,也可以由其它吸波基材比如聚氨酯泡沫吸波基材构成。在无纺布外面涂有铝镁复合粉、水溶性增塑剂、粘结剂、炭黑和水混合的物质,加强无纺布的结构性能以及阻燃、吸波性能,然后用机械压痕,进行折叠,制作、粘结成吸波角锥单元体。
具体使用中,选取α为12-14度,角锥底宽b为60mm,角锥H1为270-330mm,衰减段hl为50-80mm,匹配段H1-h1为220-250mm,则在800MHZ-50GHZ频段内具有良好吸波能力、反射率低。
选取α为6.5-11.4度,角锥底宽b为60mm,角锥H1为400-600mm,衰减段hl为70-100mm,匹配段H1-h1为300-530mm,则在800MHZ-100GHZ频段内具有良好吸波能力、反射率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桥,未经张宇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8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