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7750.9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武黎明;王子健;唐春平;杨鑫;胡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101/28;E01D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桥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桥面板,具体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公路、铁路开始由地面向空中发展,形成现在日益繁多的路面桥梁工程,但是现今通常采用的混凝土桥梁结构存在大量问题,由于混凝土存在抗拉能力很差的缺点,其抗拉强度约为立方体抗压强度的1/18~1/8,极限拉应变不到极限压应变的1/20,每米仅能伸长0.10~0.15mm。因此,混凝土特别适用于制作承压构件。但是,工程中纯承压构件非常少,更多的是弯剪、弯扭、弯压及其他组合受力构件。在这些构件中既会出现较大的压应力,也会出现较大的拉应力。若桥梁桥的桥面板仅由混凝土来制作,容易发生破坏,承受不了多大的荷载。为克服这些不足,使混凝土桥面板能更广泛应用于工程,人们通过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桥面板上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从而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所谓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压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拉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的程度的配筋混凝土。用预应力混凝土建造桥梁的桥面,具有提高桥面的抗裂性能和刚度、节省材料、减少自重、减小桥面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桥梁质量安全可靠等优点。但现在的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中仍然配置大量的普通钢筋,实际上是以一种带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这种桥面板由于配置大量的普通钢筋,造价较高,施工麻烦。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仅用素混凝土和预应力装置制作的,不需要布置普通钢筋,可确保桥梁结构简单、受力大、稳固可靠并且施工快速、方便和造价低的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仅用素混凝土和预应力装置制作的,不需要布置普通钢筋,可确保桥梁结构简单、受力大、稳固可靠并且施工快速、方便和造价低的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包括混凝土桥面板和用于使混凝土桥面板沿其纵向产生预压力的预应力装置,预应力装置包括分列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纵向两端的两个锚固墙和固定连接于两锚固墙之间的预应力筋;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装置还包括沿纵向贯通混凝土桥面板的空心管,预应力筋通过该空心管贯穿混凝土桥面板;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筋和空心管沿混凝土桥面板横向均匀设置多个;
进一步,所述空心管为波纹钢管或橡胶管;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筋为钢绞线或钢筋;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两锚固墙之间的预应力钢板;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钢板为镀锌钢板;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钢板覆盖于混凝土桥面板底面和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仅用素混凝土和预应力装置制作,既能避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板造成桥梁自重过大,造价较高的缺点,又能解决采用素混凝土结构桥面板造成桥梁抗拉强度不足、极易发生破坏的缺点,同时保证桥梁结构简单,受力较大、稳固可靠并且施工周期较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包括混凝土桥面板2和用于使混凝土桥面板2沿其纵向产生预压力的预应力装置,预应力装置包括分列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2纵向两端的两个锚固墙1和固定连接于两锚固墙1之间的预应力筋3。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装置还包括沿纵向贯通混凝土桥面板2的空心管4,预应力筋3通过该空心管4贯穿混凝土桥面板2;该空心管4为预制空心管4,因此减少了混凝土桥面板2脱模的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进程。另外,设置空心管4能够有效的减轻桥体重量,减少混凝土的用量,而且空心管4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有效的提高桥体整体的强度和承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筋3和空心管4沿混凝土桥面板2横向均匀设置多个,多条预应力筋3固定连接两锚固墙1,不但能避免单根预应力筋3发生断裂导致桥梁预应力装置失效造成桥梁破坏,同时保证了锚固墙1受力均匀,提高预应力筋3与锚固墙1连接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7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铬钼耐热钢用超低氢陶质焊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能量回收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