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成型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6758.3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2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书;闻德生;李彦海;虎勐;谭丽丽;王祥竹;李兴瑞;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4 | 分类号: | B29D30/24;B29D3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轮胎反包作业的轮胎成型鼓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在橡胶轮胎制造过程中,轮胎成型机上的成型鼓主要用于轮胎胎侧胶的反包。
现有技术中,成型鼓一般包括一个中空柱状的、在其内部设置有左、右旋滚轴丝杠的主轴,主轴外圆周上套设有锁块组件和反包装置,锁块组件用于反包时将轮胎锁定定位,反包装置用于对胎侧胶进行反包,同时锁块组件和反包装置均为两套,以主轴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以便对轮胎两面胎侧进行锁定和反包。其中,锁块组件包括锁块缸体、多组连杆和多组胎体锁块,反包装置包括气缸滑动套、气缸体,以及沿主轴外圆周均匀设置的多个反包杆,反包杆前端设置有反包滚轮,后端与气缸滑动套铰接。反包时,当完成胎体帘布的贴合和钢丝圈定位时,通过驱动主轴内的左、右旋滚轴丝杠,使得锁块组件和反包装置向主轴中心移动,此时,通过向反包装置的气缸体中通入空气以驱动反包杆前端的反包滚轮从胎侧至胎冠进行反包滚压作业。
为使胎侧胶尽可能地贴合反包,反包滚轮对胎侧部位会有一定的压力,且相邻反包杆反包时存在间隙,则反包后胎侧存在压痕,在轮胎硫化充高压后,会出现胎侧部位高低不平的现象(俗称“红太阳”),严重影响了轮胎质量。
为解决反包滚轮压痕的问题,申请号为9718220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排杆成型鼓,通过长短反包杆的先后动作,短杆上的滚轮来弥补长杆上滚轮滚压不到的地方,由此来达到改善胎侧压痕的效果。其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1、短反包杆的反包力主要是通过反包杆上的胶条来实现,但胶条力太小,对胎侧胶料几乎不起作用;2、长短反包杆动作有先后,当长反包杆反包后,胎侧胶料基本的挤压已经形成,短杆此时再动作基本不起效果;3、成本较高;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改变反包杆的数量,增大反包杆滚轮压过的面积,或者改变反包杆上滚轮的结构,如单滚轮、双滚轮、多滚轮等;其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1、反包杆的数量不能无限制的增加;2、增加反包杆数量导致成型鼓设备成本增加;3、无论反包杆数量如何增加,都达不到完全无缝压痕的效果; 4、改变滚轮的结构形式会造成成型鼓的不稳定性;5、滚轮不能无限制的增加,且同样达不到完全无缝压合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成型鼓,可以解决现有技术轮胎反包后胎侧存在压痕,且压痕过深,充气后出现胎侧部位胶料高低不平的轮胎质量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轮胎成型鼓,包括主轴和设置在主轴上的锁块组件和反包装置,所述锁块组件包括锁紧缸体,所述反包装置包括沿主轴外圆周均匀设置的多个反包杆,所述反包杆前端设有反包滚轮,所述锁块组件与其对应侧反包装置上套设有同一筒状的柔性覆盖物,所述柔性覆盖物的前端至少覆盖反包杆滚轮,后端连接在所述反包装置上,当所述反包装置反包到位时,所述柔性覆盖物的前部分完全贴合在轮胎胎侧上。
所述柔性覆盖物的前端紧固在所述锁块组件上。
所述柔性覆盖物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反包装置的反包杆上,所述反包杆上间隔设有用于与所述柔性覆盖物接触的滚轮。
所述柔性覆盖物的后端通过一回复弹性件连接在反包装置上。
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反包杆上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沿所述反包杆长度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一端通过一回复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反包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柔性覆盖物的后端。
所述柔性覆盖物的后端呈锯齿状。
所述柔性覆盖物的前端螺钉紧固或压簧压紧在所述锁块组件的锁紧缸体上。
所述柔性覆盖物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或聚氨酯。
所述回复弹性件为弹簧或胶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设置柔性覆盖物,在反包装置的反包杆撑起进行反包时,使得反包杆滚轮先与柔性覆盖物接触,由于柔性覆盖物本身具有弹性,反包杆滚轮能够将柔性覆盖物前部分撑起并随反包杆滚轮的反包挤压贴合在胎侧胶料上,则避免了反包杆滚轮对胎侧胶料的直接挤压,对反包杆滚轮的挤压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降低了反包杆滚轮对于胎侧胶料的挤压力;同时,由于柔性覆盖物的自身弹性作用,能够扩展,对于反包杆滚轮作用在胎侧胶料上的挤压力起到了分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反包杆滚轮对于胎侧胶料的挤压力,从而大大减轻了轮胎反包后胎侧存在的压痕,改善了轮胎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成型鼓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治具气缸联接结构
- 下一篇:搓板堵塞自动清洁装置及其清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