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杯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6569.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4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唐联安;王妍妍;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杯托。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汽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因此现代汽车的车身附件结构不仅要具备功能特征,而且还要符合人性化的设计。目前有很多车型的汽车在后排座椅的中间位置都安装了翻转式扶手,并在扶手上设置了杯托,以满足乘员放置水杯的需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杯托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难以保证水杯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汽车杯托,结构简单,而且放置在其上的杯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杯托,所述杯托包括具有通孔的第一杯托支撑件、具有空腔的第二杯托支撑件和杯托底座,所述通孔与空腔形成容纳腔,所述杯托底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杯托支撑件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杯托支撑件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杯托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杯托支撑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杯托底座与所述第二杯托支撑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杯托还包括位于第二杯托支撑件和杯托底座之间的第一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杯托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一杯托支撑件的形状相适应的盖状部件和与所述盖状部件的一端连接的连接件,所述盖状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杯托支撑件可拆卸固定,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盖状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杯托支撑件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杯托底座还包括与所述盖状部件的另一端连接的开口槽以及位于开口槽中且与所述开口槽旋转连接的解锁件,所述解锁件与所述第一杯托支撑件可拆卸固定。
优选的,所述盖状部件可覆盖所述第一杯托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设有贯穿孔,通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二杯托支撑件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件内表面的弧形槽,所述第二杯托支撑件上设有限位柱,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弧形槽和所述限位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外表面的限位筋,所述第二杯托支撑件上设有可与所述限位筋抵顶的突出部。
优选的,所述解锁件包括旋转板、与所述旋转板一端连接的按钮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旋转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口槽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旋转板上且位于所述开口槽和按钮之间,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一杯托支撑件可拆卸固定。
优选的,所述按钮上设有卡钩,所述第一杯托支撑件表面上设有可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内设有横向设置且具有缺口的限位板以及位于所述限位板下方的限位块,所述旋转板位于所述限位板和限位块之间,所述旋转板上设有两个横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定位筋,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两个定位筋之间,且一端与所述缺口抵顶,另一端与所述按钮抵顶。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为扭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杯托底座固定在车身零部件上,通过所述第二杯托支撑件带着第一杯托支撑件相对于所述杯托底座进行相对旋转以实现开启和闭合,那么在不使用杯托时可以对杯托进行折叠,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且结构简单,另外所述通孔与空腔形成容纳腔以放置杯子,使得放置在其上的杯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杯托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杯托另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杯托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杯托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液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