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矿棉的全电熔窑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6534.2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军;谭良;唐秀凤;蒋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0 | 分类号: | C03B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芳雄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矿棉 全电熔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岩矿棉的全电熔池窑。
背景技术
岩矿渣棉生产所采用的主要原料是工业矿渣、热态炉渣及其它废料。废渣是工业生产中“三废”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成分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硅酸盐。工业硅酸盐废渣大多缺乏生物活性,有的还有生物毒性,利用这些废渣来生产岩矿棉,可化害为利。
岩矿棉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绝热性能好,耐高温(防火),具有优良的隔音和吸声性能等。已广泛应用于造船、汽车、建筑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产矿棉原料资源十分丰富,价格低廉。
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岩矿棉生产主要采用冷态玄武岩、白云石、矿渣,均匀加料。
现有的技术利用冲天炉焦炭加热熔化化生产岩矿棉,其缺点是炉体巨大,年生产量一般在7-10万吨,并不适合我国生产厂商生产,且增加了厂房建设的成本,此外,为保证液位稳定、混料均匀,其采用的方式是分批多次缓慢投料,这种方式不仅无形中增加了人力的投入,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用于熔制生产岩矿棉的窑炉体积巨大,增加了厂房建设的成本;分批多次缓慢投料,不仅无形中增加了人力的投入,且效率低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生产矿棉的全电熔窑,包括第一熔化池和第二熔化池,第一熔化池的一端设置投料口,另一端通过料道连通第二熔化池,第二熔化池通过出料口连接外设的离心机头,所述第一熔化池和第二熔化池均设有一个以上的加热电极,第一熔化池和第二熔化池内各设一个测温热电偶。
双池的设置可达到两个效果,其一,第一熔化池可直接用钢包从高炉接收高温熔体,经运输倒入窑炉,对高温状态下的矿熔渣进行二次熔化调制,节省了能源;其二:本发明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工业热态矿渣,把熔融的矿渣倒入全电熔窑中进一步加热调质熔化,稳定窑炉熔体作业的流量,液面高的,满足工艺对熔体的要求。
为便于冲洗炉体,第一熔化池和第二熔化池上各设一个放料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电极采用顶插电极。窑炉加热采用顶插电极,根据电极的侵蚀情况,电极可以上下移动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电极采用侧插电极。根据电极的侵蚀情况,电极可以内外移动调节。
本发明的优点是:直接用钢包从高炉接收高温熔体,经运输倒入窑炉,对高温状态下的矿熔渣进行二次熔化调制。生产岩矿棉。可充分利用临近高炉,热态矿渣的带有热量,可节约大量废热。对节能和处理钢铁工业废渣意义重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顶插结构)。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侧插结构)。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电极顶插结构
本实用新型分成第一熔化池2和第二熔化池4;第一熔化池2的一端设置投料口1,另一端通过料道3连通第二熔化池4,第二熔化池4通过出料口5连接外设的离心机头,所述第一熔化池2和第二熔化池4均设有一个以上的加热电极8,第一熔化池2和第二熔化池4内各设一个测温热电偶7,且第一熔化池2和第二熔化池4上各设一个放料水口6。
工作时,从投料口1投入热熔渣,先在第一熔化池2熔化后,经过料道3,将熔融均化好后的熔体流入第二熔化池4进一步澄清均化,再将高质量的熔体从出料口5流出提供给成离心机头。放料水口6用于定期对熔化池底部的脏料进行排放。窑炉加热采用顶插式的加热电极8,根据电极8的侵蚀情况,电极8可以上下移动调节,为了控制电极8的输入功率,第一熔化池2和第二熔化池4内各设一个测温热电偶7,这样根据熔体的温度变化来调节电极8的输入功率。
由于分两个熔化池操作,更容易保证生产中液位的稳定,且该过程中,多流动料的均匀性也较好,本实用新型一般适合年产量两万吨的产量的生产规模,其占地较小,且生产效率较高。
如图3-4所示,电极侧插结构
从投料口1投入热熔渣,先在第一熔化池2熔化后,经过料道3,将熔融均化好后的熔体流入第二熔化池4进一步澄清均化,再将高质量的熔体从出料口5流出提供给成离心机头。
窑炉加热采用侧插式的电极8,根据电极8的侵蚀情况,电极8可以上下移动调节,
为了防止表层的熔体冷却结皮,在第一熔化池2和第二熔化池4内增加硅碳棒9,通过电或燃气加热熔体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水互补型微电网黑启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