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柱垂直度控制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6431.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郑常茂;蓝学群;陈建华;刘丽丽;严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控制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板校正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墙柱垂直度控制工具,属于建筑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墙柱是建筑中常见结构形式,主要用于承受建筑竖向载荷,因此墙柱的垂直度直接影响墙柱的承载能力,而且墙柱垂直度的微量偏差将使墙柱承受横向微量载荷,容易导致后期抹灰墙面开裂,影响美观。目前,墙柱都是采用模板制作,模板的垂直度直接影响墙柱垂直度,然而现有的墙柱模板施工体系中,缺乏一种模板垂直度控制工具,无法达到墙柱垂直度的精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精确调整墙柱模板垂直度的控制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一种墙柱垂直度控制工具,包括墙柱模板和用于固定墙柱模板的双拼钢管,在墙柱模板一侧呈30°~60°设置一根可伸缩顶杆,所述的可伸缩顶杆一端与固定在双拼钢管上的连接装置活动连接,其另一端顶住固定在地面的L型钢板,在双拼钢管与L型钢板之间栓着一根拉结铁链。
所述的可伸缩顶杆包括带有螺纹的活动杆和固定在加力套上的顶杆,加力套与活动杆螺纹连接。
所述的拉结铁链设置有挂钩,挂钩与连接块螺纹连接。
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带螺杆的M型卡套和下端设有转轴的连接板,所述M型卡套卡住双拼钢管后穿过连接板及保护套与螺母紧固连接。
所述的活动杆通过转轴与连接板活动连接。
所述的L型钢板一端折弯成90°,另一端折弯45°,在折弯45°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拉结铁链的预留孔,所述的L型钢板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伸缩顶杆上的螺纹实现墙柱模板的垂直度的微调,从而保证墙柱的垂直度的精度。而且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是值得推广的墙柱模板垂直度控制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伸缩顶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L型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拉结铁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柱模板,2-双拼钢管,3-连接装置,3.1-M型卡套,3.2-连接板,3.3-保护套,3.4-螺母,4-可伸缩顶杆,4.1-活动杆,4.2-加力套,4.3-顶杆,5-拉结铁链,5.1-挂钩,5.2-连接块,6-L型钢板,7-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墙柱垂直度控制工具,包括墙柱模板1和用于固定墙柱模板1的双拼钢管2,在墙柱模板1一侧呈30°~60°设置一根可伸缩顶杆4,所述的可伸缩顶杆4一端与固定在第五排双拼钢管2上的连接装置3活动连接,参见图3,即活动杆4.1通过转轴3.5与连接板3.2活动连接;其另一端顶住固定在地面的L型钢板6,在第五排的双拼钢管2与L型钢板6之间栓着一根拉结铁链5,参见图5,所述的拉结铁链,5设置有挂钩5.1,挂钩5.1与连接块5.2螺纹连接。参见图3,所述的连接装置3包括带螺杆的M型卡套3.1和下端设有转轴3.5的连接板3.2,所述M型卡套3.1卡住双拼钢管2后穿过连接板3.2及保护套3.3与螺母3.4紧固连接。参见图2,所述的可伸缩顶杆4包括带有螺纹的活动杆4.1和固定在加力套4.2上的顶杆4.3,加力套4.2与活动杆4.1螺纹连接。参见图4,所述的L型钢板6一端折弯成90°,另一端折弯45°,在折弯45°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拉结铁链5的预留孔,所述的L型钢板6采用膨胀螺栓7固定在距离墙柱模板1.5m的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安装完墙柱模板1并加固后,将本使用新型安装在墙柱模板1一侧,并在墙柱模板1一端放置一台激光水平仪,通过观测激光水平仪观测墙柱模板1偏向,如果墙柱模板1往左偏移,则调整拉结铁链5上的挂钩5.1和连接块5.2,使拉结铁链5拉着墙柱模板1向右摆正;如果墙柱模板1往右偏移,则可旋转可伸缩顶杆4上的加力套4.2,调整可伸缩顶杆4的长度,进而顶着墙柱模板1往左摆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发酵有机垃圾处理机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混凝土悬挑结构底模专用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