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压系统及部件的压力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6248.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姜敬德;彭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6 | 分类号: | G01N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部件 压力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承压系统及部件进行耐压性能试验和疲劳性能试验的压力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对于如电热水器、制冷装置等产品进行压力测试,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由于压力测试有各种不同的测试手段和要求,为此,针对于不同类别的测试方案,需要设计不同的压力测试装置来实现。
根据GB4706.3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的压力测试条款的要求,以及《GB/T 20289-2006 储水式电热水器》第7.10条款要求的脉冲压力检测、《GB/T 23127-2008 与水源连接的电器避免虹吸和软管组件失效》第9.1.7条款要求的脉冲试验、GB4706.11、GB4706.12中恒速率升压、保压测试的要求,需要依靠两套压力测试装置来实现,且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长期使用后污染严重,不易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承压系统及部件的压力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承压系统及部件的压力试验装置,包括:
压力源,采用清水作为工作介质,包括低压脉冲以及高压两种工作模式,用以提供试验所需的压力;
测试舱体,连接压力源,用以放置被测物体并进行压力试验;
数据采集组件,连接压力源以及测试舱体,用以采集清水的压力及温度数据;
控制系统,连接压力源、测试舱体以及数据采集组件,用以控制承压系统及部件的压力试验装置的工作模式、清水压力以及清水温度;
其中,压力源包括:
保温水箱,用以对清水进行保温,使清水的温度保持在一工作温度;
供水离心泵,连接保温水箱,用以从保温水箱中抽取清水;
高压泵,连接供水离心泵和测试舱体,用以将抽取的清水加压并传输至测试舱体,提供测试所需的压力;
数控高压发生器,一端通过一换向阀连接高压泵,另一端连接测试舱体并通过一第一单向阀连接供水离心泵,用以根据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清水压力;
调压阀,输入端连接在高压泵与换向阀之间,用以根据控制系统改变清水压力,形成测试所需的压力波形;
低压脉冲发生器,输入端连接在调压阀的输出端,输出端通过一第二单向阀连接测试舱体,用以根据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压力波形,形成测试所需的低压脉冲;
在高压工作模式下,换向阀向一第一方向导通,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关闭;在低压脉冲工作模式下,换向阀向一第二方向导通,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导通。
较佳的,还包括一加热器,在高压工作模式下,加热器设置在保温水箱中;在低压脉冲工作模式下,加热器设置在测试舱体中。
较佳的,保温水箱为304冷轧薄板焊接而成的隔层结构,304冷轧薄板之间填充用于隔热的硅酸铝保温棉。
较佳的,保温水箱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一进水电磁阀,用以根据保温水箱内清水的液位导通或关闭,用以维持保温水箱内清水的液位,出水管连接供水离心泵。
较佳的,进水管上还设置有过滤器,过滤精度为5~10μm,流量为供水离心泵的最大流量的3~5倍,以增加系统使用时间,减少系统维护频率。
较佳的,还包括一安全阀,设置在高压泵的输出端,安全阀的压力为承压系统及部件的压力试验装置最高压力的1.1倍。
较佳的,还包括一冷却装置,连接测试舱体,用以进行低温测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且测量结果准确,有限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了满足压力测试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压系统及部件的压力试验装置,主要由压力源、冷却装置、数据采集组件、控制系统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未经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