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6182.0 | 申请日: | 2014-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发;熊梅;姚昕;张亚君;李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昌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 地址: | 61501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污水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处理技术涉及到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都是将不同的污水处理池,如溶解氧浓度小于0.2mg/L的厌氧处理池、溶解氧浓度一般为0.2-0.5mg/L的缺氧处理池分开建设。然后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先后分别通过厌氧处理池和缺氧处理池进行处理,使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厌氧微生物吸收并释放磷;而污水中含有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物质在缺氧条件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上述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分散建设,相互之前需要大量的连通管道,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建设成本高,同时,污水中含有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好氧生物进行处理的污染物质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好氧处理,才能排放到周的环境中,从而使经过上述设备处理的污水还达不到直接排放的标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使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直接排放标准的用于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厌氧处理池、缺氧处理池和沉淀池,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好氧处理池,所述厌氧处理池、缺氧处理池、好氧处理池和沉淀池呈倒Z字型的相邻顺序连接,所述的厌氧处理池布置在所述一体化装置的污水输入端上,所述的沉淀池布置所述一体化装置的清水输出端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水力转刷,在所述厌氧处理池与所述缺氧处理池之间、所述缺氧处理池与所述好氧处理池之间以及所述好氧处理池与所述的沉淀池之间均安装有所述的水力转刷。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的好氧处理池中布置有好氧填料,经过所述厌氧处理池和缺氧处理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所述的好氧处理池后,通过在所述好氧填料上培养的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处理。
进一步的是,沿所述污水处理流向,在所述一体化装置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好氧处理池。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两个好氧处理池相邻布置。
进一步的是,与所述沉淀池相连的那一个好氧处理池位于呈倒Z字型布置的一体化装置的右侧,所述的沉淀池与所述的厌氧处理池平行布置,所述厌氧处理池的污水输入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清水输出端均位于呈倒Z字型布置的所述一体化装置的左侧。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沉淀池的清水输出口上还设置有一根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厌氧处理池的污水输入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相邻顺序连接的所述厌氧处理池、缺氧处理池、好氧处理池和沉淀池呈倒Z字型布置,并使所述的厌氧处理池布置在所述一体化装置的污水输入端上,所述的沉淀池布置所述一体化装置的清水输出端上。这样,不仅使处理污水涉及到的各种设备形成了集约化,减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连接管道从而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将好氧处理池一并集约化到一起,还能使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厌氧处理池1、缺氧处理池2、好氧处理池3、沉淀池4、水力转刷5、好氧填料6、回流管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使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直接排放标准的用于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装置。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厌氧处理池1、缺氧处理池2和沉淀池4,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好氧处理池3,所述厌氧处理池1、缺氧处理池2、好氧处理池3和沉淀池4呈倒Z字型的相邻顺序连接,所述的厌氧处理池1布置在所述一体化装置的污水输入端上,所述的沉淀池4布置所述一体化装置的清水输出端上。由于将相邻顺序连接的所述厌氧处理池1、缺氧处理池2、好氧处理池3和沉淀池4呈倒Z字型布置,并使所述的厌氧处理池1布置在所述一体化装置的污水输入端上,所述的沉淀池4布置所述一体化装置的清水输出端上。这样,不仅使处理污水涉及到的各种设备形成了集约化,减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连接管道从而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将好氧处理池3一并集约化到一起,还能使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昌学院,未经西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