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相变保温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5822.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3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依米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相变 保温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相变保温杯,该保温杯具有保温和速冷两种显著的功能。杯体具有保温功能,而保温杯外盖具有瞬间冷却到适饮温度的效果。这两种功能的结合,可以给用户带来非常好的喝水体验。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保温杯等日常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保温杯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物品,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而制成的盛水的容器,其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由于真空保温的隔热作用,热水(90℃左右)在其中很难降温至适饮温度,给使用带来不便。
除了真空保温方式,新兴的相变保温效果显著,相变保温利用固液相变材料的凝固达到保温效果,与真空保温相比,其具有更长的保温时间。目前所用的固液相变材料为石蜡(熔点在50~60℃),石蜡具有熔点可调、相变潜热大、价格低廉的优点,但石蜡热导率低,用于相变保温时热传递较慢,因而也存在难以将热水降至适饮温度的问题。现有的保温杯虽然可使水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温度,但不能根据人们的需要,在喝水时不可迅速降温,达到适饮温度。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相变保温杯。其典型优点如下:(1)该保温杯将保温功能和降温功能结合使用,既能使水在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温度,又能根据用户需要将部分水迅速降温,达到适饮温度,给用户一个全新的非常好的喝水体验;(2)选择的保温和降温方式安全无毒;(3)选用的降温材料广泛易得,价格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相变保温杯,该保温杯将保温功能和降温功能结合使用,既能使水在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温度,又能根据用户需要将部分水迅速降温,达到适饮温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相变保温杯,如图1和图2所示,其组成如下:
一杯体;
一保温杯内盖;
一保温杯外盖。
其中,所述杯体以真空保温方式进行保温;所述保温杯外盖利用固液相变材料来达到速冷效果;所述保温杯内盖可将保温杯内的高温热水与空气和外盖隔绝。
所述杯体由具有真空保温功能的隔热层和装水的内胆组成。
所述杯体内胆和外壁材料均为不锈钢。
所述保温杯外盖由能瞬间降温的吸热层和装水的内胆组成。
所述吸热层填充熔点在25oC~50oC之间的固液相变材料。
所述固液相变材料为金属镓、镓基合金、Na2SO4·10H2O、Na2PO4·12H2O、正葵酸、十二酸或石蜡。
所述保温杯外盖的内胆及外壁材料均为不锈钢。
所述保温杯内盖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使用时,将保温杯杯体内盛有的高温热水(80~90℃)倒入保温杯外盖中,保温杯外盖吸热层内的固液相变材料迅速吸热熔化,可以使水能瞬间降温至适饮温度;平时,只要盖上保温杯的内盖和外盖后,在杯体的保温功能条件下,保温杯内的水可长期保持高温状态(5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相变保温杯具有如下优点:
(1)该保温杯将保温功能和降温功能结合使用,既能使水在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温度,又能根据用户需要将部分水迅速降温,达到适饮温度,给用户一个全新的非常好的喝水体验。
(2)选择的保温和降温方式安全无毒。
(3)选用的降温材料广泛易得,价格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新型相变保温杯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保温杯外盖,2为保温杯内盖,3为杯体隔热层,4为水。
图2为实施例中新型相变保温杯内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4为水,5为填充固液相变材料的吸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展示了本发明的新型相变保温杯的一种典型应用。图1为新型相变保温杯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型相变保温杯外盖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杯体的隔热层以抽真空的方式来达到保温效果,保温杯外盖吸热层填充适量的镓,熔点为29.76o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依米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依米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5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