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5492.0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翁伟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翁伟胜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张荣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框 架式 背板 结构 | ||
1.一种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背板,其包含一底板,该背板还包含一弯伸自该底板的第一侧板及一弯伸自该第一侧板的第一顶板,使该底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顶板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该第一顶板还朝该底板弯伸出一内陷侧板,该内陷侧板朝远离该第一侧板的方向弯伸出一游离载板;以及
一外框,其包含一设置于该第一侧板的外部的第二侧板及一弯伸自该第二侧板的第二顶板,该第二顶板设置于该第一顶板外部,
其中该内陷侧板、该游离载板与该底板共同界定出一第一夹持空间;
该第二顶板继续延伸而与该内陷侧板及该游离载板共同界定出一第二夹持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为一平坦板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顶板与该内陷侧板之间呈一直角或钝角的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陷侧板与该游离载板之间呈一直角或钝角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界定出一水平基准面,该第二顶板、该第一顶板及该游离载板皆平行于该底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设置有一光源,从而使该光源位于该容置空间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空间设置有一导光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持空间设置有一玻璃,该玻璃的下表面的侧缘设置于该游离载板上的一缓冲胶带上,该第二顶板的下表面的侧缘抵接于该玻璃的上表面的缘边。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一公卡接部,该公卡接部延伸自该底板的一端上沿该底板的短轴方向上的缘边;或该底板具有一母卡接部,该母卡接部延伸自该底板的一端上沿该底板的短轴方向上的缘边。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胶框框架式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一公卡接合部,该公卡接部延伸自该底板的一端上沿该底板的长轴方向上的缘边;或该底板具有一母卡接部,该母卡接部延伸自该底板的一端上沿该底板的长轴方向上的缘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翁伟胜,未经荣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翁伟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54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地板自动焊接装置
- 下一篇:智能小区充电管理信息采集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