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容量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5327.5 | 申请日: | 2014-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林;柴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H01M10/655;H01M2/4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4545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容量电池。
背景技术
常规电池叠片方式为直立叠片,正负极板、隔板叠在一起装配压力一般在20~90KPa,装配压力越高电池寿命越长,一般装配压力不能超过90KPa,否则外壳会鼓胀变形,随着电池使用时间增加,极板会长大,装配压力会从当初的90KPa增加到100KPa,此时电池鼓胀更明显,并且,随装配压力的增加,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越聚越多,热量导致极板增长速度增加,极板增长速度增加导致装配压力更大,装配压力增加,热量也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此电池不能做成大的装配压力,电池的寿命周期也较低,而且常规的电池结构在电池化成过程中由于酸液在内部循环比率低,其内化成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主要是为了解决普通电池容量低,装备压力不高,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使用寿命低和内化成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高容量电池,包括圆柱形外壳、上端盖、和下端盖,在圆柱形外壳内部均匀由外到内依次连续布置着环圆柱状的负极板和正极板所组成的集群组,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设置有隔板,在上下正负极板上均沿180°位置对称设置有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在上下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上分别设置有正端子和负端子,在圆柱形外壳的上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与正负汇流排相隔90°的阀孔一和阀孔二,在圆柱形外壳的下端盖上设置有循环酸孔,在圆柱形外壳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环形散热通孔,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上均设置有铅膏,隔板的材料为玻璃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内化成率,并且增加了电池的装备集群压力,使得电池更加持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端盖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壳;2为负极板;3为隔板;4为正极板;5为正端子;6为负汇流排;7为正汇流排;8为负端子;9为散热通孔;10为阀孔一;11为上端盖;12为阀孔二;13为循环酸孔;14为下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容量电池,包括圆柱形外壳1、上端盖11、和下端盖14,在圆柱形外壳1内部均匀由外到内依次连续布置着环圆柱状的负极板2和正极板4所组成的集群组,在正极板4和负极板2之间设置有隔板3,在上下正负极板上均沿180°位置对称设置有正汇流排7和负汇流排6,在上下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上分别设置有正端子5和负端子8,在圆柱形外壳的上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与正负汇流排相隔90°的阀孔一10和阀孔二12,在圆柱形外壳的下端盖14上设置有循环酸孔13,在圆柱形外壳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环形散热通孔9,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上均设置有铅膏,隔板的材料为玻璃纤维,此集群可以保持较高的装配压力为100~130Kpa,电池外壳不会鼓胀,所以电解液不容易分层,铅膏不易疏松脱落,最终延长电池寿命25%,每片极板为上下板耳,汇集成4根汇流排,铅膏放电容量高,电池容量提高15%,电池大电流性能强20%,同时可以完全避免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现象,确保正常供电,外壳圆柱状,强度增加,确保有较高耐力,提高耐力44%,内部气压130Kpa不鼓胀,常规壳体最高为90Kpa,上盖为两个阀孔,提高开闭阀的灵敏度,下盖设计有酸循环孔,利于电池生产时化成效率提高30%,极板化成的均匀性提高,电池内部留有散热孔,利于电池在大电流充放电情况下及时散热二不至于失水快或者鼓胀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5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