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缝纫机主轴的电机固定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868.6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董厚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达(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30 | 分类号: | D05B69/30;D05B6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缝纫机 主轴 电机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行业,尤其是涉及到缝纫机主轴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缝纫机的电机1传动轴与缝纫机5主轴需用联轴器2联接,其电机的安装座14和传动轴安装座5目前通常采用分开的方式,在共同组装在底座上3’,如图1所示。由于两者安装座各自加工误差值不同,再加上装配误差,这样就会产生电机轴和传动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的问题。当同轴度偏差较大时,联轴器2受冲击力就会跟着变大,联轴器2的寿命会下降,电机1的负载也变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缝纫机主轴的电机固定座做了针对性的改变,降低电机轴和传动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缝纫机主轴的电机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联轴器、连接座、轴承及缝纫机主轴,电机包括电机传动轴及电机安装座,缝纫机头包括缝纫机主轴及缝纫机安装座;连接座为一个整体框架,框架两端面设有分别与联轴器及轴承外径相配的联轴器定位孔、轴承定位孔,二个定位孔同轴;联轴器及轴承分别装配在连接座的联轴器定位孔及轴承定位孔上,电机传动轴与联轴器套接、固联,缝纫机主轴穿过轴承内孔、且装配在联轴器的另一端、并与联轴器固定;电机其安装座、连接座与缝纫机主轴其安装座串接固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的电机其安装座设有四个凸耳,短螺栓穿过凸耳将电机安装座与连接座固定;在连接座两端面还另设有螺栓过孔,长螺栓穿过连接座的螺栓过孔,将连接座与缝纫机主轴安装座串接固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的联轴器的两端径向设有螺钉锁固孔,两颗螺钉分别将插装在联轴器的电机传动轴、缝纫机主轴与联轴器固连在一起。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用于缝纫机主轴的电机固定座,将现有技术的电机安装座和传动轴轴承安装座合为一体由连接座代替,减去了两者装配误差环节。同时两者的安装孔放在同一工序加工,减少两者加工误差值的不同,也减少了同轴度的误差。由此就最大化减少电机传动轴与缝纫机主轴之间同轴度的误差,可以保证整体装配精度。
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减小了组装程序;提高了装配精度,提高工作效率,适易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缝纫机主轴的电机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用于缝纫机主轴的电机固定座,包括电机1、联轴器2、连接座3、轴承4及缝纫机头5,电机1包括电机传动轴11及电机安装座10,缝纫机头5包括缝纫机主轴51及缝纫机安装座52;
连接座3为一个整体框架,框架两端面设有分别与联轴器2及轴承4外径相配的联轴器定位孔31、轴承定位孔32,二个定位孔同轴;联轴器2及轴承4分别装配在连接座的联轴器定位孔31及轴承定位孔32上;由于联轴器定位孔31、轴承定位孔32两者的安装孔放在同一工序加工,减少两者加工误差值的不同,也减少了同轴度的误差。由此就最大化减少电机传动轴11与缝纫机主轴51之间同轴度的误差,可以保证整体装配精度;
所述的联轴器2的两端径向设有螺钉锁固孔21,电机传动轴11插装到联轴器2,螺钉穿过联轴器2的一锁固孔21将联轴器2与电机传动轴11锁固;
缝纫机头主轴51穿过轴承4内孔、插装在联轴器2的另一端、并螺钉穿过联轴器2的另一锁固孔21将联轴器2与电缝纫机主轴51锁固;
所述的电机安装座10设有四个凸耳12,短螺7栓穿过凸耳12将电机安装座10与连接座3固定;在连接座3两端面还另设有螺栓过孔33,长螺栓6穿过连接座3的螺栓过孔33,将连接座3与缝纫机主轴安装座52串接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减小了组装程序;提高了装配精度,提高工作效率,适易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达(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能达(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材栀子茎梢覆膜扦插工艺
- 下一篇:一种含有微胶囊的自修复纤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