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原热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820.5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5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平 |
主分类号: | A23N12/02 | 分类号: | A23N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德源街***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热风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烘干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高原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热风炉,主要用于工业烘干枸杞等,现有的热风炉都是将出气管道直接连接于炉体,燃料经过燃烧后的热量随气体经过管道散热后直接排入大气中,热量大量流失,热能的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排出的热风中含有大量的灰尘,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严重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热风炉,旨在解决现有的热风炉的热量大量流失、热能利用率较低、热气中的灰尘污染环境、破坏空气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原热风炉,包括依次连通的炉体、第一管道、第一腔体、第二管道、第二腔体、第三管道、第三腔体和出气管道,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炉体和所述第一腔体之间,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均为至少两个,所述炉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加煤口。
燃料在炉体内燃烧,放出热量,热量随空气经过第一管道散热后进入第一腔体并在其中滞留一段时间,在滞留的时间内热量通过第一腔体的管壁进行散热,同时大部分灰尘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留在第一腔体的底部;热气再经过第二管道散热后进入第二腔体并在其中滞留一段时间,在滞留的时间内热量通过第二腔体的管壁进行散热,部分灰尘落在第二腔体的底部;然后热气经过第三管道散热后进入第三腔体滞留并进行散热,可以更充分地散发热量及使灰尘坠落,进一步地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废气中的灰尘;随后废气经过出气管道排入大气中,此时气体中的热量已被充分利用并通过第一管道、第一腔体、第二管道、第二腔体、第三管道和第三腔体散发到烘干房内,大部分灰尘也会落在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的底部。进风口用来向炉体内燃烧的燃料提供氧气,也可以用来清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碳渣,加煤口用来向炉体内加煤,设备采用的是负压引风原理。这种结构的高原热风炉的热气在高原热风炉中滞留的时间增加,在不增加高原热风炉占用空间的前提下使热气在高原热风炉中路程延长,热量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以及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并且,大部分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留在了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的底部,只有极少部分随废气排入大气,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高原的氧气较为稀薄,热量的利用率提高,就可以减少对氧气的需求量,更加适用于在高原使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二次供氧管道,所述二次供氧管道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外侧,所述二次供氧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炉体连通。高原的氧气浓度较低,燃料燃烧不充分,二次供氧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和炉体连通,一部分空气由进风口直接通过二次供氧管道输送到炉体的靠上的一端,使炉体内的未充分燃烧的甲烷、一氧化碳等进行二次燃烧,使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烧,减少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量和灰尘,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尤其适合于在高原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均为圆柱型。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均为圆柱型,可以使热气与管壁充分接触,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更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三腔体的外侧均设置有散热片。高原热风炉的外侧设置散热片,通过散热片向外散热,散热片可以充分地将高原热风炉内部的热气的热量散发到外部,散热效果更好,热能的利用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平,未经张爱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后视镜的车门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施工中耐张塔紧线转向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