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层医用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723.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华;曹宗培;董春浩;陈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M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层 医用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输液容器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安全的医用输液袋。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输液容器有塑料瓶、共挤输液膜以及共混输液袋几种类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输液容器的内容以及其不足之处:
如专利号CN 201759852 U公布的塑料瓶重量轻,与药液具有很好相容性,但在输液方式方面还是具有玻璃瓶的缺陷,需要进气,因而造成瓶内有害的细菌和微粒增加的可能,因此塑料瓶的发展受到限制。
又如专利号CN 101462389 A公布的共挤输液膜,是三层的膜,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优异的澄明度,宽广的热封温度范围,高、低温环境的柔韧性,良好的相容性,但是内层是聚丙烯,外层没有阻隔层,是采用共挤工艺,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漏液是其结构缺陷。
又如专利号CN 102397160 A公布的共混料输液袋,这种输液袋袋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质量高、一体化成型的特点,在使用时无需进气,采用大气压力输液,但是输液软袋是只有一层或者两层的共混料的袋,与药液接触层有有关物质迁移到药液,其安全性和阻隔性有待考量。
本申请人的一项专利号为CN 101411672 B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医用输液软袋及其制造方法和定型方法,输液袋口配合用外购的聚丙烯组合盖,熔点与袋体材料不完全一致,需时刻检查其熔封效果;输液袋原料中加有增韧塑料,价格昂贵,安全性又低;输液袋为扁形且宽度与厚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直接影响药液的自排空性能;输液袋侧面为光滑的曲面圆弧,不利于药液的自排空;输液袋体为软质塑料,要将输液袋体放置在相应形状的模具内腔获得定型;拉环式聚丙烯组合盖,会出现拉环易断、难以拉开,灭菌时拉环处水蒸汽易渗入,造成污染。本申请人的另一项专利号CN 103519991 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新型塑料输液袋及其制造方法,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让输液袋在输液时不用加进气针,用非进气式输液针输液时,完全可以自排空且不会回血,袋体形状也不会有较严重变形并且可以稳定站立的输液袋;但是该输液袋为一层,其成分聚丙烯有关物质会迁移到药液,其安全性,阻隔性有待考量。
根据之前介绍的几种输液容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结合实际,设计出一种三层医用输液袋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医用输液软袋,通过设置三层袋层结构的输液袋,提高了稳定性、安全性和阻隔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层医用输液袋,主要是输液袋体,输液袋体的宽度大于厚度(即为扁形状),输液袋体由三层结构组合而成,三层分别为内袋层、中袋层和外袋层;输液袋体的颈部为扁肩形,有利于自排空而且流速均匀;两侧厚度面为对称的输液导向结构,有利于恒速的自流排空;在输液袋体的顶部有袋口,输液袋体的底部中间位置有方便悬挂的悬挂钩;同时还在输液袋体外周面设置有弹性锁紧带。
进一步改进在于:输液袋体的颈部为扁肩形,不可以为圆形,中间面厚度为0.18~0.2mm,颈部侧面厚度是中间面厚度的3/4;输液袋体两侧的厚度是中间面厚度的3/4,其宽度为0.8~1.2mm,这样有利于自排空。
进一步改进在于:中袋层可与外袋层、内袋层相容,从而将外袋层与内袋层粘合在一起,三层结构便成为一体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多腔输液袋
- 下一篇:一种灸针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