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冠层空气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461.3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8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燕;孙海艳;张艳;丁四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空气 加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植物冠层空气加湿装置,尤其是对田间或盆栽场植物冠层进行高空气湿度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据科学家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大气中水汽的浓度也在逐年增加。
气候系统在向人类讲述一个持续的故事,温度、湿度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具有一致的内在方式,空气湿度的大小与空气温度的高低呈螺旋式变化。随着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增加,气温逐渐上升,更多的水汽被蒸发和保存在大气中。Nathan P.Gillett等有研究表明,自1976年至2004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0.49℃,而空气中水蒸气浓度升高2.2%;并预测,到2100年,大气湿度可能再提高10%。因此关于升高的空气湿度对作物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也势在必行,但目前尚缺乏完善的提高植物冠层空气湿度的科研装置。
本实用新型专利即在当前空气湿度升高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背景下产生,具有操作简单,空气湿度调控范围大,成本低等特点。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推广应用,希望能为探明空气湿度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可拆卸、易操作的田间试验或盆栽试验植物冠层空气加湿装置。该装置可根据试验设计调整加湿范围大小。加湿效果好,可重复使用多年,操作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超声波加湿器1、塑料管材2、塑料膜3。
超声波加湿器1主要原理为:采用电子超频震荡,通过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加湿器1本身具有排气扇,可保证高频谐振产生的大量的雾气不断随风排出。加湿器1的出雾量可依据试验要求确定,如试验小区为10m2,可选择出雾量为12kg/h的加湿器1。
塑料管材2用于引导加湿器1产生的雾气进入试验小区。在加湿器1的排雾口连接塑料管材2,将塑料管材2回形迂回布置在小区内,雾气即可随塑料管材2运输至试验小区各部位,塑料管材2具有出雾孔,雾气即可随出雾孔不断排出,从而起到对所需植物冠层空气进行加湿的作用。塑料管材2的布局可根据试验小区大小设计,一般可设为回方形,即加湿器1一般有两个排雾口,塑料管材2将雾气从加湿器1其中一个排雾口引出,最后回旋再与加湿器1另一排雾口相连,呈回形分布,以此可以保证雾气充满整个小区且塑料管材2中积累的液态水可重新流回加湿器1,避免管道中液态水累积过多造成排雾不畅。塑料管材2上的出雾口分布可根据试验需要设置,一般可每隔20cm设一出雾口。
为了保证能试验小区所有植株均有较好的加湿效果,通常还需在试验小区周围用白色塑料膜3与外界隔离,一般塑料膜3厚度0.5mm-0.8mm之间,高在2.0米以上,不封顶,以保证加湿小区与外界温度、光照等基本一致。塑料膜3需掩埋5-10cm。
加湿器1一般放置在加湿小区以外,以避免隔离小区内空气湿度过高影响加湿器1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植物冠层空气加湿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布置试验小区四周隔离塑料膜3。塑料膜3可选择一整张膜,需留出口,以备试验过程中管理、取样等人员进出用。塑料膜3需掩埋入土5-10cm,以起固定作用。
其次,安装加湿器1及塑料管材2。加湿器1安装在试验小区以外,一方面是防止加湿器1长期处在高空气湿度环境影响其正常工作,另一方面是节省空间。加湿器1安装完毕后,安装出雾管道。选择与加湿器1排雾口直径相同的塑料管材2,一般可将塑料管材2布置成回形,可保证在塑料管道中形成的液态水及时流回加湿器1,防止水在管道中积累过多而影响出雾量。
再次,在塑料管材2上打出雾孔。一般可每20cm设一出雾孔,并在塑料管材2的两侧分别打孔,以保证出雾畅通。在加湿器1工作条件下,雾气通过加湿器1排雾口不断排出,通过塑料管材2运送至试验小区后,随塑料管材2的出雾孔不断排出,从而实现对植株冠层的加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长江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音的风道结构
- 下一篇:高效简易环保捕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