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桥式窗式动力型通风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390.7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8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杰;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必宜(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13 | 分类号: | F24F7/013;F24F13/28;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3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桥 式窗式 动力 通风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型窗式通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品质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舒适性感受。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此时向室内通入新风能够有效的提高室内的空气品质。然而处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大的地点,由于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垃圾焚烧,路面扬尘,使得新风品质下降,若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超过室内控制指标,在这种环境直接引入的新风,不仅不能起到稀释污染物的作用,还会恶化室内空气品质。所以对于要通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净化处理是必要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71300U通风器,包括:进风口、进风口旋转开关、负离子发生器、静电过滤网、贯流风机、出风口。该设计的缺点:1负离子发生器会产生臭氧,少量的臭氧对人体无害,但过量的臭氧会与一些有机物结合产生致癌物质;2负离子发生器高压下电离空气可能会分解出氮族等有害气体,影响空气的安全性,产生空气二次污染;3负离子发生器可能会导致静电电击现象,导致室内墙面变黑;4当室外风环境发生变化时,该设计不能有效应对风环境的变化来提供的稳定的气流;5该设计没有对保温降噪方面进行设计。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2607129A通风器,包括:空气含量检测传感器,进风口,贯流风机,过滤网,出风口。该设计的缺点:1过滤网设置粗效过滤网、中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三道过滤网,流道阻力不能被贯流风机克服;2进风口没有设计有效的自平衡的措施;3流道中没有设计有效的保温降噪的措施。
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普遍面临和关心的突出的民生问题,关系到数亿民众的健康和切身利益。为改善人们居住和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迫切需要有过滤性能的通风设备。纵观国内外近十几年来新风系统的情况,新风系统的技术面临如下挑战:1能耗—通入室内新风的量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能耗;2舒适性—通入室内的新风系统需要低噪音和受控的气流组织;3除尘—随着室外的空气质量下降,也需对通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净化处理;4安全性—新风系统在对新风处理的同时不应产生有害副产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噪音、气流可控、风量稳定、除尘净化效率高、不产生有害副产物的通风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过桥式窗式动力型通风净化装置,它包括壳体,在所述的壳体上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在所述的壳体内从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依次安装有贯流风机和支架,在所述的支架内安装有组合式多层过滤网,进风依次通过进风口、贯流风机、组合式多层过滤网以及出风口流出,一个滤料更换用卡扣装在支架露在出风侧的一端,保温降噪材料粘附在壳体上,在所述的进风口处安装有自平衡百叶窗。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通风窗装置中加入可拆卸式过滤装置,用以过滤室外空气的污染物,维修更换方便。2采用贯流风机和吸声材料,能够保证在提供所需风量的前提下,噪音小。3采用保温装置,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减少室内冷热负荷。4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有效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散发,安全性高。5采用自平衡进风口,其一是能够在室外风环境改变时,保证送风量稳定。其二是能够在通风窗不被使用期间,关闭进风口,防止灰尘和飞虫等进入室内。6针对不同的环境状况,设置不同的模式,有被动通风模式、睡眠模式、普通模式、强力模式,用以提供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过桥式窗式动力型通风净化装置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必宜(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必宜(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