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总线编码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337.7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9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蔡彬彬;宋楚平;吴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总线 编码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总线编码器装置。
背景技术
单总线技术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近年推出的新技术,它将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合为一根信号线,允许在这根信号线上挂上数百个测控对象,这些测控对象所用器件是由该公司提供的。每个芯片都有一个唯一的64位的ROM序列号,确保挂在总线上能被唯一地识别出来。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测控点往往与实际地理位置相关,所以仅利用ROM序列号来读取各测控点检测数据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简化单线测温步骤的单总线编码器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总线编码器装置,包括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连接有矩阵键盘、存储单元、看门狗电路、晶振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和单总线驱动电路,所述单总线驱动电路连接有单总线器件。
作为优选,所述晶振电路由两个30PF的电容和一个12M的晶振所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存储单元采用AT24C256作为数据存储器。
作为优选,所述看门狗电路采用MAX813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单总线驱动电路由一片74HC245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矩阵键盘采用4×4矩阵键盘。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单总线数据采集的不足,利用单总线器件的EEPROM,写入一个辅助编号,该编号与实际地理位置相对应,在进行ROM自动搜索时,可同时将该辅助编号一起写入存储单元,通过该方式可简化多点单总线测温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单总线编码器装置,包括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连接有矩阵键盘、存储单元、看门狗电路、晶振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和单总线驱动电路,所述单总线驱动电路连接有单总线器件。
晶振电路由两个30PF的电容,一个12M的晶振所组成。因为单总线控制单元无需要计算波特率,故采用12MHz晶振。根据晶振的频率,起振电容采用30PF。
存储单元采用AT24C256作为数据存储器。其作用是存储单总线器件ROM序列号以及与该ROM序列号对应的编码,该编码由矩阵键盘输入,与实际地理位置对应。AT24C256是串行EEPROM存储器,支持IIC总线数据传输协议,存储器容量为32KB,用2根线与CPU构成串行接口。SDA口是双向数据线,接CPU的P11;SCL口是时钟线,接CPU的P10。
复位及看门狗电路由MAX813芯片来完成。将MAX813的第1脚与第8脚相连,第7脚接单片机的复位脚(89S52的第9脚),第6脚与单片机的第8脚P17相连。
单总线驱动电路由一片74HC245构成,以提高带负载能力,其A0和A1口并接后接控制器P21口,DIR口接P20口,使能端接地,B0和B1端接单总线输出,单总线器件挂接在B0端。
输入设备采用4×4矩阵键盘,可用来设置编码号,输出设备采用LCD16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由肾盂的肾神经去神经支配
- 下一篇:骨捣实件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