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悬浮防震楼板钢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044.9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凤水;蔡伟通;丛福祥;严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峰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8 | 分类号: | E04C3/08;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防震 楼板 桁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悬浮防震楼板钢桁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结构楼板技术应用领域,楼板的类型主要有现浇混凝土板、混凝土预制板、叠合板、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等若干种。随着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组合楼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楼板钢桁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桁架一般是由杆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的支撑横梁结构,需要有足够强度,不发生断裂或塑性变形;有足够刚性,不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有足够稳定性,不发生因平衡形式的突然转变而导致坍塌;良好的动力学特性,抗震、抗风性。
人们对楼板钢桁架结构的研究很多,比如:申请号为20062010230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组合桁架,具有两榀由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结合构成的结构件,所述两结构件的上弦杆相互平行并相间一距离,所述相互平行的两上弦杆之间跨联有预制板。又如:申请号为20062010605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桁架,设有下弦杆,下弦杆上联有“V”形腹杆,“V”形腹杆上端联有抗剪件,抗剪件侧面开设有用于联结工具式上弦杆的穿孔。但是人们研究改进的方向主要针对钢桁架的强度、刚性以及施工便利进行改进,却很少对其抗震、抗风性能进行考虑。
近年来,各地地震发生频繁,房屋坍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急需对此寻找相应措施。开发出更高抗震、抗风性能的楼板钢桁架结构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目前的悬浮技术主要包括电磁悬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静电悬浮、粒子束悬浮等,其中电磁悬浮技术比较成熟。电磁悬浮技术(electromagnetic levitation)简称EML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高频电磁场在金属表面产生的涡流来实现对金属球的悬浮。磁悬浮是利用悬浮磁力使物体处于一个无摩擦、无接触悬浮的平衡状态。
磁悬浮和电悬浮的作用是利用磁场力或电场力使一物体沿着或绕着某一基准框架的一个轴或几个轴保持固定位置。这种悬浮通常是静态不稳定的。稳定可以通过如下两种办法来实现,一是连续地或断续地测量物体的位置,通过伺服装置迅速地控制力场,使物体相对其要求位置的缩移不超过允许的范围,二是通过调整激磁电路本身的参数。伺服控制悬浮叫做有源悬浮,而由调整其激磁电路参数来实现固有稳定的悬浮叫做无源悬浮(无源磁悬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磁悬浮防震楼板钢桁架,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约钢材,降低造价,施工速度快,节省模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悬浮防震楼板钢桁架,包括上弦杆、腹杆与下弦杆,所述腹杆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上腹杆和下腹杆,所述上腹杆与所述上弦杆固定连接,所述下腹杆与所述下弦杆固定连接,所述上腹杆与所述下腹杆之间磁悬浮连接。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上腹杆完全脱离下腹杆,悬浮在距离下腹杆约10mm处,从而使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腾空,即使遇到地震等强烈震动,由于阻断了力的传播而大大减轻了破坏程度,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防震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作为优选,所述上腹杆下端安装有电磁铁,所述下腹杆上端安装有反作用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反作用板间保持10mm的间隙,让电磁铁和反作用板之间的排斥力与上弦杆承重相互平衡,利用磁铁排斥力将上弦杆浮起10mm左右,使上弦杆悬浮在下弦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反作用板之间的距离为5~20mm。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铁四周设有向下延伸的副电磁铁,所述反作用板四周设有与所述副电磁铁相对应的副反应板。电磁铁和副电磁铁围在反作用板和副反作用板的外侧,并且之间的间隙为5~20mm,优选为10mm,电磁铁和反作用板可以保持上下方向上上弦杆悬浮在下弦杆上,同时副电磁铁和副反作用板可以保持水平方向上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不发生位移,从而保证整个钢桁架的稳定,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副电磁铁与所述副反作用板之间的距离为5~20mm。
作为优选,所述上弦杆上方设有预制模板。上弦杆上方设置各种功能的预制模板,适合各种现浇、压型、安装等组合楼板,施工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峰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未经宏峰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