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和车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3702.2 | 申请日: | 2014-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4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茂桃;张鹏飞;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K7/12 | 分类号: | F16K7/12;B60B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辐上设有通风孔的的汽车车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汽车产业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低能耗挑战。油耗的降低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便是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因此,为了降低油耗,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
车轮作为车辆承载的重要的安全部件,车轮的轮毂、轮辐不仅承受车辆自重垂直作用到轮毂、轮辐上的压力,还受到在启动、制动时动态扭矩的作用以及在行驶过程中转弯、凹凸路面、路面障碍物的冲击等来自不同方向动态载荷产生的不规则交变受力,其受力情况是动态变化的,非常复杂。当然,目前轮毂和轮辐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较高的尺寸精度,良好的动平衡,优良的疲劳强度,良好的刚度和弹性,质量轻,美观等。由于轻量化对整车的燃油消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轮毂和轮辐的轻量化设计属于车轮设计内容的一大考虑要素。有实验表明:车轮轮毂或轮辐平均每减轻10%的质量,在平均车速为90-120km/h的条件下,汽车油耗平均可减少0.010-0.013L/100km。
另一方面,汽车安全性能也非常重要,大的轮毂在带来强度高的优势的同时,却也会因为散热慢,造成轮胎胎压的上升。当轮胎胎压过高时,不仅引发高速行驶时的爆胎,而且平时正常的驾驶也受到干扰。譬如,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噪音变大;轮胎在一些起伏路段会令车身跳动频率过大,舒适感下降;过高的胎压在给转向带来轻盈的同时,却也使得转向时的轮胎侧向抓地力降低,从而导致过早的转向不足而产生侧翻的危险。另外,最重要的是过高的车胎气压会使得轮胎的接地面积变小,在低附着力的路面导致车辆制动效果降低。汽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胎面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轮辋由于传热温度也较高,最高可达100多摄氏度。考虑到这些,对于轮胎的散热就是理所当然的,通过轮辋给轮胎及时散热可以有效防止胎压过高。
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材料科学中出现了一种具有“记忆”形状功能的合金。它的微观结构有两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高温下这种合金可以被变成任何你想要的形状,在较低的温度下合金可以被拉伸,但若对它重新加热,它会记起它原来的形状,而变回去。这种材料就叫做记忆金属
通过资料查询,目前轻量化方面,车轮结构采用中空铝材料的设计方案已经比较普遍,但是在目前市场化的轮胎结构中,轮辐普遍具有一定的厚度。目前,已有公司生产出中空铝的轮辐结构,这种中空铝的轮辐结构的设计可以在汽车运行中,起到及时散热的作用,但是中空铝的结构会增大轮辐的表面积,增大车轮运行中的阻力和噪声,从而使得汽车在行使中的性能受到限制。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在普通轮辐上增加通风孔的技术方案,专利公告号为CN 202656778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在轮辐盘面周边均匀设置开口式弧形风孔,盘面中心设置中孔,中孔周边围设螺栓孔的技术方案,这种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整个车轮的重量,风孔的设计能够增大散热性能,但是在汽车大多数运行过程中,并不需要风孔的散热功能,反而风孔的设计会加大轮辐空气阻力,并且增加车轮噪声;这种技术方案的另外一个弊端是中孔设置在轮辐盘面上,汽车实际行驶过程中,轮辐盘面不是迎风方向前行,因此这一技术方案在实际的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汽车在不同运行速度下,解决车轮对于散热不同的性能要求,也就是说,汽车在运行速度较低的环境下,对于散热要求不高,此时应该确保汽车有较小的空气阻力;而在高速运行过程中,要求散热性能提高。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由形状记忆金属片和边框组成,所述形状记忆金属片固定连接在边框的内环,形状记忆金属片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金属片相互紧密排列。
在上述阀门的设计基础上,将阀门应用于汽车的轮辐结构上,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轮辐上设有通风孔,轮辐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进风口处设有上面所述的阀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阀门采用固定连接设置在进风口处。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内部设有套筒,所述阀门与套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通风孔的进风口设置在轮辐的迎风方向的侧面,出风口设置在轮辐背面,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贯通形成通风孔。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车轮的轮辐采用翅膀型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3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