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可调式果树环剥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3277.7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清志;文定清;刘丽琴;谢江辉;魏永赞;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00 | 分类号: | A01G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调式 果树 环剥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环剥工具,尤其是一种便携可调式果树环剥刀。
背景技术
果树环剥是在果树生长期内将其主干或主枝干的韧皮部剥去一环,轻轻去皮而不伤木质部,目的是能够切断叶片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通过表皮向根系输送,从而积累在枝芽上,促进新梢老熟,抑制冬梢的萌芽,有效地促进花芽分化、成化和坐果。
目前对枝干做环剥处理的工具一般是铲刀,其工作过程是人工用铲刀沿枝干环剥处铲一圈,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难以保证剥口的质量,不利于剥口愈合生长,也容易对果树的木质部造成一定的损伤,最终影响果树的成花率、坐果率、果实产量和质量。现有的环剥工具,要么靠手臂的力量决定环剥的深浅,并有手臂牵动环剥刀具进行环剥,这样的操作非常麻烦、费时费力;要么设计的环剥刀具只有一种环剥直径,不能根据果树环剥直径进行自由调节。
授权公告号为CN 203279551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果树环剥刀,包括刀架和刀片,所述刀架由刀柄和辅柄构成,刀柄一端固定连接在辅柄上的固定装置上,另一端固定刀片,所述刀片为一对,其上端分别固定在刀柄的两侧,下部悬空,一个用于调节两刀片间距的间距螺丝贯穿安装在两个刀片的悬空部,在所述刀片上设有刃口朝向辅柄的立刃,以及与所述立刃成一定角度的平刃,所述两个刀片的平刃刃口相对。该可调节式果树环剥刀,虽然可以对不同粗细的果树进行环剥,但是依旧存在一些不足,该可调节式果树环剥刀刀柄与辅柄之间通过定位孔固定,操作繁琐,且其可调节的范围小、不够精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调节程度高、携带方便且制成成本低廉的便携可调式果树环剥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可调式果树环剥刀,包括手柄、刀架和刀片,所述刀架由调节连杆和调节杆构成,所述调节连杆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调节杆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调节连杆上,所述调节连杆和调节杆上均设有长条形通槽,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调节杆的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可调式果树环剥刀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调节连杆与所述手柄之间通过螺母穿过所述调节连杆上的长条形通槽连接,所述调节连杆伸出所述手柄的长度以及所述调节连杆与所述手柄之间的夹角可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可调式果树环剥刀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连杆之间通过螺母穿过所述调节杆上的长条形通槽连接,所述调节杆伸出所述调节连杆的长度以及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连杆之间的夹角可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可调式果树环剥刀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螺母为蝶形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可调式果树环剥刀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刀片与所述调节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调节程度高、携带方便且制成成本低廉的优点,通过对调节连杆以及调节杆进行配合调节使用,根据实际要求自由调节环剥深度和环剥直径,极大的减轻了果树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片,2、调节杆,3、螺母,4、调节连杆,5、螺母,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可调式果树环剥刀,包括手柄6、刀架和刀片1,所述刀架由调节连杆4和调节杆2构成,调节连杆4和调节杆2上均设有长条形通槽,该长条形通槽的宽度大于螺母3和螺母5的直径,以便于螺母3和螺母5通过该长条形通槽进行固定,调节连杆4与手柄6之间通过螺母5穿过调节连杆4上的长条形通槽连接,调节连杆4伸出手柄6的长度以及调节连杆4与手柄6之间的夹角可调节;调节杆2与调节连杆4之间通过螺母3穿过调节杆2上的长条形通槽连接,调节杆2伸出调节连杆4的长度以及调节杆2与调节连杆4之间的夹角可调节;刀片1固定在调节杆2的前端,刀片1与调节杆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的环剥宽度以及环剥深度可选用不同型号的刀片。
进一步地,螺母3以及螺母5为蝶形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3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