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传递扭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3265.4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樊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舟舰钣焊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38 | 分类号: | F24J2/38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徐淑芬 |
地址: | 7500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传递 扭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传递扭矩装置,特别是应用于扭矩管式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传递扭矩装置。
技术背景
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社会,电力是生活、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现如今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利用太阳能发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绿色能源发电的一种,一个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驱动塔可驱动8至12个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扭矩传递装置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驱动塔到末端支架需要传递30至60千牛·米的扭矩。
目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用扭矩框式桁架进行传递扭矩,扭矩框式桁架一般由顶部桁架、底部桁架、左侧桁架、右侧桁架、桁架斜撑和螺栓组件组成。各桁架在组焊过程中需要制作专用工装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用专用工装进行组装成扭矩框组件。
由于扭矩框式传递扭矩装置加工工序多,组对焊接工作量大;扭矩框式传递扭矩装置组装工序多,累积误差大,组装后对聚焦精度影响较大;组装后因各加工环节产生的尺寸误差使实际重心与理论重心偏差较大,所以在组装时还要作配重平衡来调整重心。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满足需要的新型传递扭矩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传递扭矩装置,包括圆管,所述圆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驱动侧连接板和扭矩输出侧连接板,且圆管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与支撑反射镜的支架相连接的悬臂支架连接耳板和支撑连接集热管道的集热管连接架,所述驱动侧连接板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扭矩输出侧连接板上设置有空心轴,该空心轴另一端设置有空心轴连接板;
所述驱动侧连接板、圆管、悬臂支架连接耳板、集热管连接架、扭矩输出侧连接板、空心轴和空心轴连接板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驱动侧连接板上设置有圆孔,通过与圆柱销配合进行定位;
所述驱动侧连接板上的圆孔与空心轴为同一旋转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在结构设计中进行了大量的钢结构的强度、刚度计算,减轻钢结构重量,节约了一定的钢材;
2、利用三维软件进行整体建模,分析集热器整体的重心来确定扭矩传递装置旋转中心的位置,使驱动机构以较小的驱动力驱动集热器旋转;
3、制作扭矩管组件与扭矩框组件相比所用的时间缩短了20%;
4、零件定位精度、制作尺寸精度相对较高,制作出的扭矩管装置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5、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且对操作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经验要求低;
6、占用场地较小,占用车间的共用吊装设备时间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传递扭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传递扭矩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中:1驱动侧连接板、2圆管、3悬臂支架连接耳板、4集热管连接架、5扭矩输出侧连接板、6空心轴、7空心轴连接板、8驱动侧立柱、9传递扭矩装置、10反射镜支架、11集热管、12反射镜、13集热管支架、14中间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传递扭矩装置包括驱动侧连接板1、圆管2和扭矩输出侧连接板5,驱动侧连接板1和扭矩输出侧连接板5分布于圆管2两端,圆管2上设置有56个悬臂支架连接耳板3、3个集热管连接架4,各零件间均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其中悬臂支架连接耳板3与支撑反射镜12的反射镜支架10用螺栓连接,集热管连接架13用于支撑连接集热管11,集热管11内循环导热液体。
固定于地面的驱动侧立柱8支撑驱动装置,驱动侧连接板1通过圆孔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输入扭矩,利用摩擦力将扭矩传递给圆管2及圆管2上设置的悬臂支架连接耳板3、反射镜支架10、反射镜12和集热管连接架4,从而带动反射镜12进行追踪太阳光的旋转运动。
设置于扭矩输出侧连接板5的空心轴6由固定于混凝土地基的中间立柱14支撑,中间立柱14上的轴承座与空心轴6之间有相对的旋转运动,空心轴连接板7用于串联3到6个此扭矩传递装置。
通过建模计算,设计为驱动侧连接板1上的圆孔与空心轴6是同一个旋转轴,以确定平稳旋转,驱动侧连接板1与驱动侧立柱8联板连接,利用驱动侧连接板1与驱动立柱8的侧联板之间的摩擦力将驱动系统的扭矩传递至圆管2、悬臂支架连接耳板3、集热管连接架4、空心轴6、空心轴连接板7,使整个扭矩管组件相对于中间立柱14产生旋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舟舰钣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银川舟舰钣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3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