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触发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3007.6 | 申请日: | 2014-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刘学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16 | 分类号: | H01H3/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触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触发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电传动结构中,对于结构中的诸如正转、反转及停止的机电动作通常是机械部分触发微动开关来完成的。机械部分触发微动开关通常是运动着的触发点要直接对应开关的转动触头来控制开关的关断接通。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转动式限位开关触发装置,包括限位开关20、PCB板30、触发件10;所述限位开关20上设有转动轴21,所述限位开20安装在PCB板30上。如图2所示,现有的一种转动式限位开关其触发件10对所述限位开关20上的转动触头21进行触发一般有两种方式,具体的包括所述触发件10按照X方向运动对所述转动触头21进行触发及或所述触发件按照Y方向运动对所述转动触头21进行触发。
但是,现有的转动式限位开关采用单一方向触发方式,无论是X方向的触发还是Y方向的触发,所述触发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转动触头的轴线都是垂直的,这样对于不同机构布局的适应性差,从而无法适用于任何机电控制开关的触发,同时,所述限位开关的触发需要较大的空间,如果间距小了对限位开关的冲击力比较大,从而缩短开关的使用寿命;如果间距大或稍有错位,则会导致限位开关接触不到位,降低了限位开关的导通灵敏度或引起接触不良的现象。因此,在一些特殊的结构,例如,非平行、非垂直动作、空间狭小及设计紧凑的结构中,现有的采用单一方向触发方式的转动式限位开关的开关触发方式无法实现从任意角度方向实现对开关的触发,从而导致对不同机构布局适应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转动式限位开关采用单一方向触发方式,无法实现从任意角度方向实现对开关的触发,从而导致对于不同机构布局适应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开关触发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开关触发机构,所述开关触发机构包括开关、开关安装板和可相对所述开关运动的触发装置,所述开关上设有转动触头,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开关安装板上;所述触发装置包括触发件及触发件安装板,所述触发件设置在所述触发件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触发件安装板的一端具有可与所述转动触头接触并触动所述转动触头的曲面形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形接触面为球形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球形接触面的弧度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件为塑料触发件。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件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触发件的固定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触发机构,所述触发件设置在所述触发件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触发件安装板的一端具有可与所述转动触头接触并触动所述转动触头的曲面形接触面,这样,当开关的转动触头与触发件的曲面形接触面形成点接触并进行触发时,由于曲面形接触面的弧度的存在,对开关的转动触头的碰触是滑动逐渐受力而非碰撞或挤压,从而不会出现现有转动式限位开关的平行或者垂直触发带来的过力触发及开关易疲劳的弊端,这样,在机构零件排布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触头或者开关的摆放位置,从而可以任意角度方向实现对开关的触发,以达到空间利用率最大化,解决了现有的转动式限位开关采用单一方向触发方式,无法实现从任意角度方向实现对开关的触发,从而导致对于不同机构布局适应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转动式限位开关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转动式限位开关触发机构中触发件的触发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机构其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机构其触发装置的触发方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机构其触发装置的触发方向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机构其触发装置的触发方向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触发装置;2、开关;3、开关安装板;11、触发件;12、触发件安装板;21、转动触头;111、曲面形接触面;11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3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