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固体电热储能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2837.7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新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16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固体 电热 储能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储能炉,尤其涉及一种工作在0.4kv~66kv电压等级上的、散热损耗低、设备运行效率高的高效电热储能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固体电热储能炉炉体直接安装在用混凝土整体浇筑的设备承重板上,设备承重板承受着固体电热储能炉炉体重量负荷,但当固体电热储能炉连续工作时,储能体释放的高温热能使设备承重板温度升高,热能在通过设备承重板向下传递给持力层的同时,暴露在保温墙外的设备承重板部分也消耗热能;为了防止换热器内循环水停止流动时汽化,换热器安装位置要避免吸收辐射热,只吸收调速风机从保温墙内输出的对流空气热能,伴随对流热能产生的辐射热被保温墙挡住没有进入交换器,使部分辐射热穿透保温墙释放到设备外耗散掉。以上缺陷降低了设备热能的利用率,须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减少固体电热储能炉热能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电热储能炉 ,
该设备可工作在0.4kv~66kv电压等级上,能阻断蓄热体内热能通过设备承重板向保温墙外传递和用少水式换热器吸收储能体释放热能,减少散热损耗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固体电热储能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设备基础部分、储能体部分、换热系统、保温墙组成;设备基础部分是由设在持力层上的用混凝土整体浇筑的设备承重板、耐热板、阻热填料、隔离沟组成;储能体部分是由储能砖、电热器、绝缘体组成;换热系统是由设在保温墙内的少水式换热器、隔热板、高温腔、循环风机阵列、回风道组成;设备承重板是建在持力层上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整体筏板,上面依次设有阻热填料垫层耐热板,电热储能炉炉体;隔离沟是用砖或浇筑料在设备承重板上砌筑而成,隔离沟内安装循环水系统和电源接入系统并设有维修通道,在隔离沟内填充隔热材料或在隔离沟上加盖防热盖板;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储能砖砌筑在陶瓷绝缘体上内部安装电热器;少水式换热器由耐热翅片管组成,翅片管内具有无水、充满水、充满水蒸汽或其混合体的多种工作状态间自动转换调节热输出功能。
本实用新型用抬高电热储能炉炉体与设备承重板间的垂直距离或用降低设备承重板标高增加与电热储能炉炉体间距离的方式,降低储能体对设备承重板的热辐射强度,再用热阻大的建筑材料砌筑或填充储能体在设备承重板上投影区内的抬高部分,储能体投影范围以外至保温墙内壁间的设备承重板上,设有等于抬高距离深度的隔离沟,用隔离沟阻断储能体热能向保温墙外传递。隔离沟可填充隔热材料,还可做设备安装及维修人员通道;在高温腔与保温墙之间安装少水式换热器,同时吸收辐射热和对流热,调节少水式换热器内水量或循环风机阵列风量可改变少水式换热器输出功率,辐射热被少水式换热器吸收,降低了对保温墙的冲击。以上措施可提高固体电热储能炉热能利用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高效电热储能炉通过对设备基础部分进行改进以及改变换热器设计方式,可提高热能1%~3%的利用率。虽然小功率电热储能炉效益不够显著,但当热储能炉蓄热功率达到2万kw以上时,具有每天可节能1万多kwh能量的显著效果;在隔离沟设维修人员通道和电源引入接口,取消了保温墙开孔,提高了保温墙的保温效果;由于在隔离沟内设维修人员通道,维修人员作业面低于储能体安装面,在抢修作业时不必等到储能体温度过低就可进炉内维修,赢得了宝贵的抢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电热储能炉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能砖,2、电热器,3、保温墙,4、隔离沟,5、耐热板,6、阻热填料,7、设备承重板,8、少水式换热器,9、循环风机阵列,10、隔热板,11、回风道,12、绝缘体,13、高温腔,14、挡土墙,15、持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高效固体电热储能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持力层15上先用混凝土浇筑设备承重板7,根据高效固体电热储能炉炉体提升高度安装耐热板5内部用阻热填料6填充,按隔离沟4的要求用砖或混凝土砌筑挡土墙14在挡土墙14上安装保温墙3;隔离沟4的上方安装少水式换热器8,少水式换热器8吸热面与用储能砖1砌成的储能体在高温腔13内的放热端面平行,四周用隔热板10密封成高温腔13;放热工作时循环风机阵列9启动,在循环风机阵列9引力作用下少水式换热器8内形成低压区,吸引高温腔13中的热能进入少水式换热器8完成输出;降温后的气流沿回风道11箭头方向循环,循环风机阵列9也可安装在保温墙3其他面上,只要能使储能体内的热能从高温腔13进入少水式换热器8,降温后的气流能沿回风道11箭头方向循环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新,未经朱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2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