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子仿真蜡烛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2445.0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4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大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0/04 | 分类号: | F21S10/04;F21V14/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莹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子 仿真 蜡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仿真蜡烛。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场合,由于照明和美观上的需求,使得蜡烛的使用日趋频繁,而蜡烛的一次使用也带来了资源耗费的问题。同时,真实的蜡烛燃烧时容易受到空气流动的影响,使得烛光随风摇曳,忽明忽暗,不易控制,并且有时候会带来危险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一些外形与蜡烛外形相似的电子仿真蜡烛。电子仿真蜡烛可以借由光源所投射的灯光来模拟蜡烛点燃的效果,因此在酒吧、咖啡厅、舞厅等场所已被得到广泛使用。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电子仿真蜡烛一般包括呈蜡烛形状的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机壳、机座等部件,而火焰片、发光机构、摆动机构和光源等部件安装在机壳或机座上后固定在外壳体内部。由于上述的技术方案结构复杂,外壳体内腔要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机壳和机座,导致电子仿真蜡烛的生产工艺复杂,从而提高生产成本。还有一些电子仿真蜡烛的灯虽然做成火焰的形状,但是其火焰部分是固定不动的,总是保持一种形状,从而缺少能使其看起来更为形象的“动感”,尤其是随风而动的感觉,这样与真实的蜡烛火焰相比区别较大,仿真程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质量更有保障,从而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的新型电子仿真蜡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电子仿真蜡烛,包括外壳体、火焰片和用于将光投射到火焰片上的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片包括火焰状上片,火焰状上片直接可摆动地设置在外壳体上部。
在上述方案中,外壳体可涂覆或套接蜡烛材料或直接制成蜡烛形状,而火焰状设置的位置与现有电子仿真蜡烛火焰片的安装位置不同,现有的电子仿真蜡烛需要在外壳体内部设置安装火焰片的机壳,火焰片摆动的支撑点设置在机壳内或机壳上;而本实用新型火焰片的火焰状上片直接摆动地设置在外壳体上部,火焰片摆动的支撑点是设置在外壳体上部的,该结构可简化电子仿真蜡烛的内部结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电子仿真蜡烛在结构上的局限性,以实现可营造出逼真的蜡烛火焰跳动形态的同时,也可降低生产成本。
更具体地说,所述火焰状上片直接可摆动地设置在外壳体上部是指如下两种方式之一:(一)所述火焰状上片通过底部设置的膨胀部直接可摆动地设置在外壳体上部;(二)所述火焰状上片设置有孔,支撑部件穿过孔将火焰状上片直接可摆动地安装在外壳体上部。
第(一)种方式中,所述膨胀部是指:与外壳体上部端面之间接触面为弧形的膨胀部;或者所述膨胀部是指:与外壳体上部端面之间接触面为球面的膨胀部。
在第(一)种方式中,通过调整膨胀部的配重,实现火焰状上片稳定设置在外壳体的上部端面。而带有球面或弧形的膨胀部的设计使得火焰状上片在自然风的吹动或外力作用下向多个方向进行不规则的晃动或摇摆。这种火焰状上片的设计,使得火焰片的安装特别简单。
在第(二)种方式中,支撑部件可采用由金属丝或线做成支杆,支杆两端分别设置在外壳体两侧壁或设置在外壳体上端面,火焰状上片通过支杆穿过孔设在或悬挂在外壳体的上部,并通过自然风的吹动或外力作用下向多个方向进行不规则的晃动或摇摆。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壳体上部端面开设有通孔二;所述火焰片还包括与火焰状上片连接的下片,所述下片通过通孔二设置在外壳体内。设置有膨胀部的火焰片的下片伸入通孔二设置在外壳体内,火焰状上片通过膨胀部定位在外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支撑部件穿过的火焰片的下片伸入通孔二设置在外壳体内,火焰状上片通过支撑部件设在外壳体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的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被动装置和用于驱动被动装置的动力装置;所述被动装置为带动火焰片晃动或摇摆的摆动体,所述摆动体与火焰片的下片连接。摆动地设置在外壳体上部端面的火焰状上片可通过下片与摆动体连接,其在动力装置驱动下向多个方向进行不规则的晃动或摇摆。
所述外壳体上部端面开设有通孔一,发光机构通过通孔一安装在外壳体上部端面上;或者发光机构设置在外壳体内部,并将灯光通过通孔一投射到火焰片上。现有电子仿真蜡烛的发光机构大多安装在机座或机壳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电子仿真蜡烛的内部结构相比,发光机构直接安装在外壳体上可节省安装机座的空间和成本。
所述摆动机构是指如下方式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大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大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2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